|
北京明十三陵中的最后一座残陵——裕陵9月7日起正式动工修缮。这是继乾隆年间清政府对明十三陵进行修缮之后的最大规模的维修和保护。
裕陵是明朝第6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和钱氏、周氏2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是十三陵中的第4座皇陵,始建于天顺8年(1464年),占地约2.62万平方米。 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清政府对明十三陵进行过大规模修缮,使明陵得到了保护。历经200多年的风雨飘摇,裕陵的祾恩门、祾恩殿等主要建筑已经破损相当严重,急需修缮。
据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副主任王建成介绍,这次主要对裕陵的主体建筑进行全面修缮,如明楼、宝城、陵墙、祾恩门、三座门等进行抢险加固。其中明楼要揭挑残存瓦面,更换补配斗拱等木构件;宝城将补砌坍塌墙体,剔补酥碱墙面,整修马道地面;祾恩门也将按照明式建筑进行仿建。
王建成说,裕陵保护修缮既复杂又有难度,它不仅有抢险、修缮、遗址保护等工程,还有复建工程。十三陵为此特别聘请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等古建专家为裕陵修缮工程顾问。
此次修缮将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采用原工艺,使用原有建筑构件,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建筑的原汁原味,体现设计意图。专家称,在修缮过程中,不会对原有陵寝整修一新,修缮之后裕陵依然如同一座“残陵”。修缮经费大约2000余万元人民币,整个工程将于2012年年底竣工。
据了解,目前,十三陵中已进行过修缮的陵寝包括长陵、昭陵、思陵、德陵、庆陵、康陵、泰陵、献陵和茂陵。裕陵是明十三陵的最后一座危陵,此次维修完成后,明十三陵的大规模修缮将告一段落。
2011-09-08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