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老物件”留住北塘记忆

 

  北塘正在加快建设成为新型服务产业聚集区和生态宜居新城区,在拆迁改造过程中,一些珍贵的文物被陆续发现,很多老北塘人也将家里的“老物件”捐赠出来。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北塘民俗文化协会已收集包括明清文物在内的“老物件”50多件。
  在众多文物中,一块“北塘不食官盐碑”十分引人关注。北塘民俗文化协会会长周殿芳告诉记者,北塘开发建设施工人员在北塘小码头旧址附近施工时发现了这块石碑,历史上该码头曾是以运盐为主的专用码头。
  记者看到,该碑保存完好,高160厘米,宽78厘米, 厚32厘米,四周雕有龙饰,楷书碑文字迹工整清晰,记录翔实。经文物专家鉴定,该碑始立于光绪十七年,是清代在北塘地区实施灵活盐政制度的见证。
  据了解,自明代起,北塘就成为长芦盐区的一部分,从事海盐生产。由于盐业是朝廷的重要税收来源,实施严格的官办盐政制度。为此,明清两代,长芦盐区都设有朝廷专派的盐业运销管理机构。专家表示,朝廷设立此碑实际就是特许产盐地的北塘地区可用低于官价的特惠盐、低价盐。这一特许制度,除让当地百姓食用优惠盐外,还有利于当地用盐量巨大的腌制海鲜品行业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者利益,起到鼓励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
  在北塘民俗文化协会的临时办公地点,周殿芳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登记、搜集各种北塘文物和老物件50多件,曾在北塘关帝庙前矗立的一对明代石狮也在塘沽被发现,这对石狮经鉴定为明朝时期的,至今保存完好,其造型独特,与人们现在看到的石狮外形有很大区别。
  据了解,北塘自明朝形成村落,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有着“一个小渔村,半部近代史”的说法。北塘民俗文化协会名誉会长、北塘文化历史专家于辉表示,北塘的历史文化遗存将成为滨海新区重要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存不但见证了北塘地区在明清等时期漕运、盐业的发达,还体现出丰厚的历史及人文底蕴,对北塘的开发建设意义重大。
  周殿芳告诉记者,坐落在北塘小镇的北塘民俗文化园区即将开建,该民俗文化园区将设立北塘历史、名人、文化、民族等展馆,留住北塘记忆。
                                           

                                            2011-05-17
                                         (新闻来源:今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