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挖掘埋在地下的年画DNA

 

  “义成永”画庄是杨柳青南乡36村木版年画的代表之一,这家画庄的传人、老艺人杨立仁曾在40多年前,将一批珍贵的木版年画藏在了自家的地底下。昨天下午,现场挖掘和鉴定工作请来了大冯。
  冯骥才一行到来后,挖掘工作立即开始。冯骥才和88岁的杨立仁一起站在拆迁后的废墟上,等待着挖掘结果。“是这块地方吗?”小型挖土机在不断地向下挖掘,冯骥才询问道,老人听后连连点头。
  老艺人的心愿
  杨立仁家住杨柳青南赵庄,清代中末期其家开设的“义成永”画铺名噪南乡。杨立仁家的古版曾经满满地堆了三间屋,却全部毁于“文革”。今年春节前夕,冯骥才前往杨柳青镇看望几位年画老艺人时,走访到杨立仁家,老人拉着冯骥才的手说出了藏在心中很多年的心愿,就是能够看到在“文革”刚开始时,自己埋在地底下的这批木版年画到底怎样了。于是也就有了这场现场挖掘木版年画的行动。
  发现木版残片
  挖掘工作进行了40多分钟后,终于显露出木版被腐蚀的痕迹。于是,大家换上铁锨、跳到挖出的坑里继续寻找,一块块木版残片被逐一发现。“从目前的情况看,这里确实埋过木版年画,但是因为时间太久了,已经被腐蚀掉了。”冯骥才向各路媒体公布了现场挖掘的结果, 当大家都面露惋惜之意时, 冯骥才讲,“无论怎样,这是帮助杨立仁老人了结了多年的心愿,南乡年画的DNA,被留在了这块热土上。”
  追溯画庄历史
  “在中国木版年画的产地中,杨柳青木版年画是其中的代表,无论是从品种、产量还是历史高度都是排在首位的。而且杨柳青年画一部分还突出了手绘技艺,说明这里的绘画水平相当高。杨柳青年画一部分来自镇上,一部分来自南乡36村,这块地方很神奇,家家户户在劳作之余都会制作年画,当时就曾留下‘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描述。‘义成永’就是南乡多家画庄中非常著名的一家。”
  冯骥才讲起了“义成永”画庄的历史, 他说,年画昌盛的时期,画庄年画不仅供应京津两地, 还曾远销东三省和内蒙古。目前所知,其历史遗存的木版年画还有200多种。 在做《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柳青卷》时被全部收入,也收入了10幅“义成永”的木版年画作品。这些木版年画当年被日本学者买走,如今当作了宝贝,珍藏在日本的博物馆中。
  保护非遗资源
  临别前,冯骥才与杨家人围坐在一起开了个“家庭会议”,他再三叮嘱一定要把家中现有的木版妥善保护好。“原有的木版年画已经毁掉了,更说明现存的多么珍贵。我在全国年画普查的过程中发现,‘义成永’是家族藏版数量最多的,有些算得上是年画中的国宝。而且现在做到了传承有序,孙辈们已经掌握了这门技艺,他们对整理遗存也非常自觉,这是杨柳青木版年画重要的非遗资源,是我们重要的保护对象。”冯骥才同时表示,要依靠专家学者的力量,尽快为年画店整理出一份完整的文化档案。

                                            2011-04-20
                                         (新闻来源:今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