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上午,为期2天的第二届“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在天津开幕。 与会专家们高度评价了本市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的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天津模式”,称其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将向世界推广。
本届国际会议由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委员会、 天津大学、 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共同举办。来自法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日本、美国以及国内各省市、香港地区的39位历史建筑保护领域著名专家学者, 300余位各省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部门负责人参加大会。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润兰、 天津大学校长龚克、 法国图尔市市长让·杰曼出席会议并致辞。
据市国土房管局局长吴延龙介绍,天津市近年来积极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尤其在历史风貌建筑整修中推行“政府主导、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的模式,每项工程施工前均召开专家评审会,并邀请公众代表参加,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确保历史风貌建筑工程整修方案“修旧如故”,这种由公众参与推动保护工作的“天津模式”为全国首家。截至目前,本市共确认历史风貌建筑746幢,总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现已经整修497幢、建筑面积74.12万平方米。五大道、意式风情区等历史风貌建筑及街区成为津城各具特色的历史人文地标,彰显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了天津的吸引力,成为世界关注的旅游景点。
2010-09-21
(新闻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