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广州发现八座距今1500年历史的墓葬 共8千平米

 

  广州文物考古研究所16日对媒体通报称, 广州近期先后发现8座距今约有1500年历史的古墓,整个墓区约8000平方米。
这次发掘的8座古墓中,5座为汉朝时期,另外3座为南朝墓,其中有4座砖石墓有被盗痕迹。
  据广州文物考古研究所介绍,八座墓共出土陶、 釉陶、铜、玛瑙、琉璃、玉、鎏金、铁等质地器物约180件套。该研究所将此次发现的八座墓编号, 其中,编号为5号墓来自南朝的土坑墓, 墓坑长9.5米、 宽3.6米, 残存墓道长近9米、宽近4米,为近年来广州考古发掘规模最大的一座南越国时期墓葬。
  记者来到5号墓现场发现,这座古墓还出土了一件高46厘米、口径达41厘米的陶提桶, 比南越王墓出土铜提桶略小,器身纹饰丰富,其精美工艺尚可见。广州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表示,虽无法断定其具体身份,但可根据随葬器物推断墓主地位相当显赫。
  此次发掘的墓群中,编号为2号的墓是广州市区发掘的保存最深的一座汉墓,该墓墓坑长5.3米、宽2.8米、残深达2.8米。
  据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室副主任易西兵介绍,“2号墓室分为前后室, 后室又分上下两层,棺位位于上层右侧,随葬品物主要放置在后室左侧和前室,棺内放置铜镜、串饰、铜钱、陶盂等小件器物。”
  记者在2号墓旁看到,在大约墓主胸口位置,随葬铜镜完好,手腕位置可见残存的串饰, 随葬铜钱仍在。墓内各种生活用品器具较少有图案,多为纹饰。该墓尚存约40厘米长的一小块木板,考古研究所推测为墓后壁未腐朽消失的部分。
  据悉,广州今年的古墓发现比往年多,亚运前广州在多处改造、动工,古文物发掘上具有重大收获。接下来,广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将安排考古调研员专人巡察、调研各大施工工地,确保落实好文物抢救工作。
                                           2010-08-17
                                        (新闻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