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圆明园文物公开修复 首批文物18日亮相

 

  6月8日从圆明园管理处了解到,圆明园文物修复工作已转移至圆明园遗址公园内进行。首批20件圆明园修复文物将于本月18日与公众见面。
  6月8日是圆明园文物现场修复活动试运行的第一天。记者看到,文物修复展示厅已经搭建起来,考古人员正在对瓷器残片进行清洗工作。据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副秘书长钱芊介绍,首批20件修复的文物均为瓷器。其中不仅有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精致器具,也包括宫女、太监使用的普通用具。“这些修复的圆明园文物大多是生活用品,反映了当时的宫廷生活状况。”她介绍,圆明园历年来出土的残损瓷片多达三万多片,其中可修复还原文物近百件。
  今年是圆明园罹劫150周年, 为使圆明园受损文物重现当年风采,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圆明园管理处共同举办的圆明园文物修复大型公益活动于今年3月启动。本次修复和保护处理的百件圆明园文物, 是历年清理圆明园遗址及考古挖掘采集出土的文物,包括瓷器、玉器、佛造像、 法器、 石刻、 琉璃等。这些文物从未向世人展示过,多是康雍乾三朝的珍品。其中,器型最大的为石刻文物。
  目前,首批20件瓷器已修复完毕,其他130件文物也将陆续由北大运到圆明园。本月18日起, 圆明园内的“文物现场修复展示区”将正式对公众开放,观众不仅可以看到经过复原的文物,还能近距离观看到修复过程。
  据悉,圆明园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预计在10月18日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日之前全部完成。届时, 修复的圆明园文物将进行全国巡展。

                                           2010-06-10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