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文庙陈列布展紧锣密鼓



 

  日前,本市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天津文庙修复工程主体已经全部完工,博物馆内的陈列布展工作也已进入尾声,预计近期将向市民开放。为配合博物馆的学术氛围,文庙内将开辟国学馆,专门请名师讲授国学。
  天津文庙始建于1436年,是天津古代官办教育的发源地。此次修复工程从2007年8月1日正式动工,历时近三年。修复后的文庙在纵向上从左至右共分为县庙、府庙和明伦堂三个部分。在县庙中,将设立《大哉孔子展览》,并在其中一个展厅专门设立了“孝德展”,以彰显孔子的孝德思想。明伦堂将计划辟为国学馆,馆内放置古朴典雅的书桌坐椅,成为一间可容纳近百人的教室。
  修复后的大成殿孔子和“四配”“十二哲”塑像以及祭孔祭器、礼器、乐器等展品是由曲阜文庙专家和雕塑专业人员,根据曲阜孔庙大成殿“孔子、四配和十二哲”的样式、规制,按天津文庙大成殿的规模专门定制的。塑像选用曲阜特质泥土和材料,经过半年多的制作后运抵天津。同时制作恢复的还有塑像的神台、神座、牌位和塑像前的香案、供桌等。
  在大成殿正中,记者看到,一个雕龙贴金的巨大木结构神龛已安装就位,专业人员已对端坐上面的孔子塑像进行彩饰。重塑后的塑像高2米,塑底座高约1米,造型气势恢宏,栩栩如生。据透露,新版孔像身形更为高大、慈祥和蔼,力求展现孔子博大、智慧、儒雅、亲切的圣人形象。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天津文庙内的一面露天的《论语》墙是全国众多文庙内的第一个,此外,由104幅石雕图组成的孔子圣迹图在国内也较为罕见,它用石雕的形式讲述了孔子周游列国时发生的104个小故事。


                                          2010-05-27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