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天津三河岛炮台遗址:曾为明清军事要塞

 

  3月21日,本报《北塘炮台研究有重大发现》消息刊发后,引起读者关注。 而随着北塘区域大规模开发建设,特别是三河岛的旅游开发,炮台遗址目前现状怎样?如何加以保护?25日,记者登上古炮台遗址较为集中的三河岛,实地探觅这一昔日古军事要塞。
  古今军事遗存并存
  一条钢板铺设的简易桥将河岛与陆岸相连,岛上施工车辆往来穿梭,机械轰鸣作响,让这座孤岛不再沉寂。
  据载,三河岛又称炮台岛,是天津海域唯一列入中国海岛志的岛。说是海岛,实际于1973年蓟运河拓宽时才被切断。该岛周长563米,面积15000平方米,最高点5.81米。由于河床年久淤塞,不断抬高,岛上已难寻居高临下、极目远眺的景致。
  沿岛中央一条土路前行,映入眼帘的除施工现场外,并非古炮台遗址,而是位于该岛西、北方向,两处已荒弃的混凝土建筑,后经塘沽博物馆文博馆员王利照片辨认,该建筑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国家出于国防需要而秘密修建钢筋混凝土碉堡群的遗存。据王利介绍,该工事修筑十分坚固,且有地下通道彼此相连,上世纪70年代蓟运河拓宽施工时,即使动用炸药,建筑损毁也十分有限,由于施工难度大,且爆破易损毁周边民宅,拆除被迫中止,现有两座军事工事地面部分建筑及三河岛最终得以保存下来。
  曾为两朝代军事要塞
  在该岛的东北方向,是一小段弧形且有残断的土黄色夯土墙遗迹,土墙层层叠叠,尽管饱经风雨侵蚀,但坚实依旧。土墙则包围着同样呈弧形的夯土堆。 土堆断断续续,一直绵延至该岛东南方向。 王利告诉记者,目前现存岛上夯土堆与夯土墙,为清代天津海防炮台北塘炮台地基及围墙遗迹, 是北塘要塞右营炮台的一部分, 于1841年前后在原明代炮台基址上所建,此后,1871年,又加以重建“经营”,并初具规模。
  王利表示,三河岛要塞的军事地位及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此后,清道光及光绪年间又对其不断加以经营,形成一定规模,直至解放后,它仍在军事以及国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岛上所有军事建筑及设施均为一脉相承,都具重要的历史价值及保护意义,也足以证明三河岛在军事防务上的重要战略价值及其经久不衰的军事文化,各个时期的军事遗存已互为补充,成为有机的整体。
  插彩旗处不得擅动
  长期关注塘沽历史的民间文化人士李学韩告诉记者,三河岛上世纪70年代“脱离”陆地后,因为滩涂淤塞,登岛困难等原因,此后30余年,少有人再登过该岛。因此,该岛曾一度成为小动物们的“乐园”,文物考察人员登岛曾见到栖居于岛上的大蛇,为该岛增添几分神秘色彩。
  记者在三河岛开发建设现场看到, 为保护炮台遗址等重点文物,三河岛开发建设现场, 遗址周围已插上各色醒目的彩旗,提醒施工人员不得擅动。塘沽文化局文物保护工作人员表示,此前已通知北塘开发建设指挥部,加强岛上文物保护,对文物予以原状态保留。有关方面也表示,三河岛实施旅游开发后,将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进行开发,该岛建成开放后,游客能够一睹古炮台遗址等军事设施遗貌,感受三河岛浓郁的军事文化遗韵。

                                            2010-03-28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