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0日从浙江省文化厅了解到, 经过第一期考古发掘, 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茅山良渚遗址已揭露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其中的水稻田遗址在中国同类遗址中甚为罕见,对于理解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作用意义重大。
茅山良渚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临平镇小林街道上环桥村北侧, 在2008年10月的调查试掘基础上,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江南水乡博物馆联合对茅山遗址进行了第一期考古发掘, 已揭露面积8000多平方米,出土陶、石、玉、木等各类器物800余件, 并首次揭露了一处聚落形态为坡上居住生活区和坡下稻田遗迹区的良渚文化中晚期坡地型遗址。
同时发掘的茅山遗址良渚文化时期水稻田遗迹区分为三层。其中,在农耕第一层属于广富林文化时期的稻田区,发现一组清晰的大型偶蹄类动物牛脚印和零散的人脚印,这也是国内首次在新石器时代农耕层上发现牛脚印。发掘表明,良渚文化中晚期水稻田已有明确的道路系统和灌溉系统,良渚先人对水稻田已有了比较先进而细致的规划。遗址发掘规模大、遗迹种类丰富、性状比较清晰,并与布局和结构比较清晰完整的良渚文化聚落紧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据了解,由于如此大规模种类丰富的水稻田遗址,在良渚文化中属首次发现,在国内同类遗址中也甚为罕见,对于理解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作用意义重大,该遗址已被列入“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
2010-03-11
(新闻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