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国家文物局39万余件文物划拨国博 馆藏超百万

 

  国家文物局12日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仪式,将其管理的39万余件珍贵文物整体划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从而使该馆文物藏品数量突破100万。
  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划拨仪式上表示,国家文物局率先将其多年保管的39万余件珍贵文物划拨国博,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 它不仅大大改善了文物收藏保管的条件, 还向业内发出一个信息:国家珍贵文物就应该收藏在国家博物馆。此外,在文物属地化管理问题上,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文物分层分类分级收藏的问题,从国家政策层面研究藏品来源。
  国家博物馆自1912年建馆以来,有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接收入藏文物。第1次是在1912年7月,新馆成立之初,经民国政府教育部批准,接收国学旧有的礼器、书版、石刻等重要文物近六万件。第2次是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8月,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筹建新馆, 1959年2月,经党中央批准,中宣部向全国发出调用文物的电报,全国有77个单位支援文物,先后调用和借用文物3万余件。此次39万余件文物入藏国家博物馆是第3次,也是最大规模的一次。
  据悉,今天划拨文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外贸口岸移交文物部门玉器、书画、金铜佛造像和杂项等文物,约24万余件;二是从天津外贸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接收的其它文物近15万余件。
  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介绍, 2007年3月动工的国博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 计划今年底竣工, 其建筑面积将由过去的6.5万平方米增加到19.2万平方米,库房容纳量将达到100万至120万件,将成为全世界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2010-02-13
                                    (新闻来源:文化传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