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乾隆光霁祠额碑重见天日 成为珍贵的历史史料                     
 

  据有关资料记载,乾隆皇帝南巡江南时,于1751、1757年两次亲临惠山周敦颐祠堂,并先后御书“光霁祠”额和作赞美周敦颐的五言御诗一首赐予该祠。 前不久, 惠山古镇办施工队伍在对该祠修复中,乾隆御诗碑被发现,而御书“光霁祠”额碑藏身何处仍然是个谜。 7月13日下午, 这个谜团终于解开, 这方尘封隐迹半个多世纪的乾隆御书“光霁祠”额碑,经施工人员仔细挖掘,终于又现真容,重见天日。同时发现的还有由周敦颐后裔周汝远撰写的“恭记御书光霁祠赐额旷典钦维我”记事碑一方。这样,与先前发现的“乾隆御诗碑”、“濂溪夫子惠山祠祀碑”一起,成为光霁祠以及惠山古街历史文化研究中的珍贵史料。
  位于惠山下河塘19号的光霁祠,又称周濂溪祠和周敦颐祠, 始建于清乾隆七年,祀主是周敦颐(1017―1073),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理学的开山鼻祖。其《爱莲说》中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是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昨天真容又现的乾隆御笔“光霁祠”额碑,是施工人员在清除该祠堂天井地坪的渣土时,感觉有一处地块特别坚硬,于是刨去石块泥土,竟然发现地下横有一大型石板,去除泥土杂物,再用清水洗刷,发现原来是一块石制额碑。用卷尺一量,额碑长1.5米,宽0.80米,青石材质。额碑正中刻有“光霁祠”3个大字,上侧刻有方形篆体“乾隆御笔”印章一枚,额碑的左右两侧分别刻有三行小字,右侧为“乾隆二十二年二月”,左侧为“赐宋先贤周敦颐给后裔周汝远”“惠山祖祠悬挂”。经考证辨认,“光霁祠”确是乾隆所赐的御书匾额。
  昨天重见天日的还有在天井东面墙壁间找到的“恭记御书光霁祠赐额旷典钦维我”记事碑一方, 也是青石材质, 长88厘米,宽36厘米。碑文由周敦颐二十二世裔孙候选州判周汝远撰写,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乾隆十六年(1751)皇帝来过周祠。 二十二年(1757)又到惠山周祠, 周汝远等手持先祖周敦颐小像石刻,在祠前跪迎皇帝,并请皇帝赐予祠额。在寄畅园,随同官员还传旨询问周祠可有匾额悬挂处,宽窄如何。但后来皇帝去了,周汝远以为皇帝把这事忘了。到了六月,周汝远接到省里通知,叫他到苏州去领皇帝赏赐的缎疋。领赏期间,周汝远瞻拜了苏州的周祠,发现门堂上已经悬挂有乾隆御书的“光霁祠”匾额。原来周汝远在无锡恳请乾隆为惠山周祠御赐祠额后,乾隆并没有把这件事忘掉,在苏州,皇帝专门御书了“光霁祠”三字,还着专人制作匾额悬挂在苏州的周祠。周汝远于是又奏请省里大官再制额匾颁发给惠山周祠,得到批准。次年(1758)八月五日,周汝远率众把乾隆御书的“光霁祠”额碑恭迎到无锡,并在这一年的中秋刻碑铭文,把这件事详细记录下来。
  先前发现的《乾隆御诗碑》, 也由碑帽、碑身、 碑座3部分组成,通高270厘米,宽77厘米。青石材质,形制端庄古朴。碑帽正中刻有篆体“御诗”两字。两旁刻有龙的立体浮雕,碑身两端也刻着龙的图案。
  由这次重见天日的几方碑刻,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是以前有关资料的记载有误。乾隆皇帝1751年确实到过周敦颐祠堂,但未题字。乾隆御书光霁祠额和御诗周敦颐祠,都是在1757年进行的。 二是皇帝2次亲临并为该祠既御书匾额、又御诗赞美该祠祀主的,在惠山祠堂群118座祠堂里,仅周敦颐祠堂一家,因此, 其碑刻文物弥足珍贵,其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成为该祠及惠山古街最为炫耀的亮点。
                                        
                                         2009-07-14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