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成为旅游业最新亮点
                
 

  随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气大涨,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顺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破解了遗产传人生存困难以至于放弃传承问题,取得了旅游开发与保护双赢的效果,同时景区传承是否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味、一些景区为商业目的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问题,引发保护人士担忧。
  专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应合理适度,不可过度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成为旅游新亮点
  古朴的木质擂台上,“斗鸡”正在激烈地互相啄咬,台下观众兴奋的呐喊声久久回荡……斗鸡,这一有几千年历史、目前濒临消失的传统民俗此刻仿佛又重振雄风。
  这是发生在银川市镇北堡西部影城内的一幕。包括斗鸡、擀毡在内的3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身旅游项目,让慕名而来的游客游兴大增。
  现代社会,打铁、擀毡、织布、纺线等,即使在偏远农村也已经很难见到。白色婚纱取代了凤冠霞帔,相亲会取代了抛彩招亲……而影视城展示的都是深藏在群众记忆最深处,但又很难在生活中再见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影视城民间艺人郭枫解释说,对大多数游客来说,现在偶尔在电视上才能看到斗鸡,斗鸡展示让游客零距离接触到这一传统民俗,亲身感受想象中的民俗风味。
  “受现代技术、现代生活冲击,生存土壤消失,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离群众生活渐行渐远。”宁夏文化馆馆长靳宗伟说。
  据了解,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表演吸引游客,在全国各地旅游景区已不再新鲜,特别是随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各地发展“非遗游”的热情空前高涨,“非遗游”风生水起,游客可以不出景区就欣赏到当地最具特色的民间技艺及民俗。
  “现场观赏加上导游解说,趣味性和知识性并重,‘非遗游’让游客增长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北京游客罗天明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能否延续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民族的DNA。采访中,一些“非遗”保护工作者担心,原生态环境是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汁原味的重要保障,景区环境不同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传承环境,传承出来的“非遗”是否还是原有艺术?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技艺无法解决传承人生活问题,一些传承人生活异常艰辛。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首先应解决传承人的生存问题。只有生活质量有保障了,传承人才会有发展技艺和培养继承人的热情,其他人学习技艺才会觉得有奔头。
  在镇北堡西部影城,民间艺人李彩霞一天得忙活十几场表演,与以前到处讨生活相比,似乎更加辛苦了,然而她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虽然演出多了我会很累,但是感觉很好,因为喜欢秦腔,多累我都想唱。”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雷侃解释说:“没有土壤的花草难以长久。”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得让其有生存依附的土壤,在原生态生存环境无法延续传承的情况下,不妨转变一下传承模式。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会变味的担心,靳宗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就是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关键在人,不同的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不同的诠释,因此进景区并不一定会使之变味。当然进景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有所选择,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适合进景区。
  当然无可否认,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过度开发问题。中央民族大学民俗研究学者祁庆福对记者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应注意避免过度开发。有景区将本应是民族节日才有的祭祀活动长期展演,这明显违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合理利用的原则。为商业目的将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搬上“舞台”,不仅显得不伦不类,而且会影响这些遗产的活态传承,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原本包含的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适度合理是关键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有关专家认为,开发与保护并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度合理要放在最紧要处。
  长期以来,既保持传统技艺的活力,又不至于流失其“真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寻求破解的难题。
  有关专家认为 ,在原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冲击、环境日渐多元化的现今社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方式也必然多元化。各地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不失为增加景区文化底蕴的好方式,同时又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生存土壤,最终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景区发展双赢的局面。
  祁庆福认为,各地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应注意不能只图眼前利益,而违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展示不适合展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就是“伪文化”,最终使游客对此失去兴趣。
  此外,在适度开发的同时,应探索在景区如何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传承链条。进景区后,一些“非遗”技艺可以作为谋生手段了,愿意学习的年轻人自然就多了。“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非遗保护研究专家张晓明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各地还缺少全盘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要有二三十年的远景规划,才能对艺术形式的整体传承形成保护。

                                    2009-06-14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