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遗存丰富特色鲜明 专家实地踏勘大运河
 
 

  大运河(宁波段)申遗已全面进入紧张的遗产保护规划编制阶段。具体承担规划编制工作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的专家在经过为期七天的实地踏勘后认为,大运河(宁波段)遗产资源丰富,具有独特鲜明的特色;宁波在遗产保护方面探索出的一些经验比较可行,值得肯定。
  4月13日至20日,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的十几位专家在大运河(宁波段)保护与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和宁波申遗办有关负责人、 专家的陪同下,实地踏勘了余姚、鄞州、江北、海曙、江东、镇海、北仑等7个县(市)区运河沿岸200多处遗产资源,并对一些重要的遗产资源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证和资料收集。 经过实地考察和研讨论证,专家们提出,大运河(宁波段)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典型的江南古水道和中国大运河的出海通道。而反映这两方面特色的遗存十分丰富。
  地处江南水乡的宁波人工塘河纵横、 水系发达、 运输便利,在主要的运河段沿岸往往形成“一河一街”或“一河两街”的格局。老街上古宅密集,店肆、作坊、茶亭、庙庵、古桥、渡口林立,文物遗存比较集中。如西塘河岸边的高桥老街、望春老街,古代也是宁波城北往的驿道;中大河两岸的贵驷老街、骆驼老街、长石村东西南北街,都曾经因为漕运的发达而繁华一时。这些老街基本都是因运河而生,同时也随着漕运的衰落而冷落下去。在实地踏勘中,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些老街及其古建筑与运河的关系不可分割,是大运河(宁波段)的有力见证。
  古时,到达宁波的内河航船一般从宁波东渡门外的三江口换乘海船经甬江出海。中国大运河沿岸城市中只有两个海港城市,一个是北边的天津,另一个就是大运河最南端的宁波。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宁波的三江口是古代遣唐使的到达港和海上茶路的起航地。三江口遗存的庆安会馆、瓮城遗址,老外滩的浙海关、邮政局、江北堂、茂昌里商号、巡捕房等遗址,及甬江边的冰厂跟余氏宗祠,小港的东一街、镇远炮台、宏远炮台,镇海的利涉道头、威远炮台等,都是宁波作为海港城市为大运河提供接轨对外贸易和海洋经济的出海通道的实物印证。对此,专家们认为宁波具有独特的大运河申遗优势。
  在考察的过程中,北京和省里的专家也对宁波在城市建设中不遗余力地保护文物遗产的做法表示赞赏。比如,惊驾桥施工时尽可能地保留了老外滩上的浙海关、邮政局等遗址;镇海在河道整治改造时保留了汶溪村清代始建的黄杨桥,并进行了修建。宁波还对文物遗产在利用中保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不损害遗存的前提下,沿运河的一些历史建筑被利用为咖啡馆、高档餐饮场所;甬江边原太丰面粉厂及和丰纱厂等运河相关工业遗产被保护性利用,其中原太丰面粉厂旧址将建宁波书城,原和丰纱厂旧址将建成创意文化广场。专家们认为,古建的保护应与合理利用结合起来,只要这种利用具有可逆性,应该提倡。在这方面,宁波的文保理念是比较先进的。

                                    2009-04-22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