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本市一市民家中发现距今150多年的7张过关票据
                 “执照”“验票”记录家族漕运兴衰
 
 

  昨日,记者在河西区64岁的李士醇大爷家看到了7张天津漕运过关“执照”和“验票”。 这些“执照”和“验票”的签发时间集中在咸丰、同治两朝,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这几张过关凭证反映了清末国运衰落,也记录了李士醇家族漕运的兴衰过程。
  这些票据是李士醇在搬家收拾东西时发现的。当时,李士醇家里有一支清代红色胆瓶,搬家时他发现里边有东西,就用铁丝弯成钩子勾了出来。 拿出后,李士醇发现这是一个纸卷儿,表面已经泛黄破损,上边还布满了尘土。 打开纸卷儿后,他惊讶地发现是七张漕运过关凭证和几封用毛笔写成的信件。经过辨认,信件是李士醇的高祖李永中在外做船舶运输生意时,托回程船只带回的家书。通过辨认,家书中记录了我国著名红学家周汝昌的同族长辈周庆林与李氏家族合伙做生意的情况。据李士醇考证另外几封家书发现,周汝昌的母亲就是李氏家族的姑娘,两家曾经在今天的津南区北洋码头合伙做漕运生意。
  在考证家书的同时,7张过关凭证也引起了李士醇的兴趣。 谈到这几张“执照”和“验票”,李士醇告诉记者,他祖籍天津津南区,本家从高祖开始就做漕运生意,这些都属于漕运货船从津南区北洋码头进入天津的检验凭证,类似于今天高速公路的通行凭证。记者在时间最早的一张凭证上看到,签发时间为“咸丰七年十一月十三日”,上面记录着“商人王客榆树大弍棵、小壹棵”。此外,还有天津海关衙门“天津关、白塘口查讫”字样的盖章,意思是说当天有姓王的客人船上载有大榆树两棵、小榆树一棵。而票面时间最晚的一张出现在同治年间,时间跨度为24年,上边记录着“船载桑麻4000斤”。据李士醇介绍,这段时间是家族漕运生意最兴旺的时候,后来由于清朝日衰,自家的漕运生意也随之衰落。

                                      2009-04-04
                                   (新闻来源:渤海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