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江西发现神秘地下“阴屋”
              前身为东汉墓葬 村民长期在内居住生活
 
 

  在江西省西部的莲花县,盛传着一种“阴屋”的说法,“阴屋”的外形和构造如同地下坟墓,传说历史上当地不断地有人在里面居住生活。
  按常理,人们对阴森森的坟墓应退避三舍,那么莲花“阴屋”为何成为活人的生活场所?2月6日,在莲花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队长、县文物局局长吴栋山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被盛传的莲花神秘“阴屋”。
  在坊楼镇屋场村的一座小山上,呈现出数个洞口。记者进入其中一个较大的洞口,其内部构造与古墓如出一辙,四壁由古砖砌成。村民不仅在里面摆着木材等一些工具物品,其洞口也已经用水泥修葺一新,俨然把这里当成了自家杂货间。
  在升坊镇麻石村,记者见到一座更为典型的“阴屋”。走下用古砖铺设的台阶,记者进入了这座“阴屋”,其内部构造更为精致,四周和顶部是用模印车轱纹的古砖砌成,而地面则用更大块的地砖铺设,“阴屋”内同样摆设着一些生活用具。
  文物普查队队长吴栋山介绍,曾经在莲花中学发掘一座“阴屋”。 在莲花县博物馆, 记者看到了当初发掘出来的物品,除了铁矛、铁剑、铁箭等军事用具,还有铁炉、铁钳、陶灯以及十多个陶罐。吴栋山说,这些生活痕迹毫无疑问地表明,“阴屋”内曾经有人居住过。
  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肖发标告诉记者,根据现场查看的两座“阴屋”,其前身明显是东汉时期的砖室墓葬,墓葬里有模印车马纹、车轱纹的墓砖,寓意是希望死者在死后也能用上车马,说明这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墓葬。很可能墓葬在历史上被盗墓贼光顾之后,后世的人为了躲避战乱,进入到古墓中生活,对其进行过加工利用。
  据村民所说,这两座“阴屋”所在地都是古时的坟山,村民在建房时经常能挖到古墓。“实际上,到了明清以后,当地出现大量移民,人口不断繁衍,虽然古人对墓葬十分忌讳,但由于无地可住,人们不得不迁徙到坟山上居住,并对古墓加以利用,最后成了居民口中的‘阴屋’。”省考古所的专家说,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对古代砖室墓葬的加工利用,实际上也是对文物的一种间接保护,并形成了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景观。

                                         2009-02-17
                                      (新闻来源:渤海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