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粉丝团”走进宋金墓群 与“古墓丽影”面对面
 
 

  山西晚报和省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的“走近考古步入宋金”考古大讲堂在山西博物院开讲, 共有200名考古爱好者前来听讲。听完讲座后,还有30名幸运读者走进汾阳东龙观村宋金墓群,首次零距离接触到宋金时期的珍宝,亲手触摸那段千年前的文明。
  讲座现场屏气听认真记
  一扇半掩的门,雍容华贵的古代妇人微微探出头来,还带有一抹微笑……在“考古大讲堂”入口处,这幅宋金墓中的壁画(仿品)图案巧妙地与大门融为一体。但凡有人走进,就仿佛置身考古现场。而那些与考古相关的奥秘,在考古专家的带领下慢慢揭开。
  2008年的春天,万物复苏之际,一条汾阳至孝义的高速公路,计划在距汾阳西南约十公里处的东龙观村开工,为配合公路建设,省考古研究所信息资料室主任、副研究员王俊和众多考古工作者在此“安营扎寨”,开始前期的测绘工作,谁知道当他们用洛阳铲(注:考古钻探的专业工具)“探路”时,却发现地底下的土层与地表有明显变化,甚至感觉洛阳铲向下钻探之后很费劲,像碰到了类似砖头的硬东西。根据多年的考古经验,王俊当即判断,地下可能有墓葬,不过他没想到的是,通过这样的基础钻探,他们发现了27座古墓葬,发掘面积多达1196平方米,而且墓地中出土的“明堂”(注:宋金时期部分地区将墓地的规划图称之为“明堂”)在国内考古中还是第一次发现,这对宋金墓葬制度、葬俗等问题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讲台上,王俊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扬之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宋金墓葬群的基本情况,以及宋金时期百姓的市井生活。大家全部屏住呼吸仔细聆听,并且还“有备而来”,上至60多岁的老人、下至10岁左右的小学生,都掏出纸笔认真记录,生怕漏下一丝细节。当大屏幕上的图片定格在东龙观宋金墓时,当墓室布局和结构, 以及室内精美的壁画和砖雕艺术展现在大家面前时, 只听见全场“啊”的一声,就像是知道秘密后的如释重负。
  讲座现场,还摆放着考古工作者从宋金墓中挖掘出的几件文物,精美的盛酒工具“梅瓶”,夏季必备的避暑佳品“瓷枕头”,用来喝茶的“茶盏”,一件件稀世珍宝,吸引着每个人的眼球。大家不仅有幸见到了一千年前人们的生活用具,也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
  考古现场:近距离接触 与“古墓丽影”面对面
  垂直而深长的墓道,俯身望去只看见白炽灯在一闪一闪泛着光,墓室的真面目却始终“未见天日”,地表下的墓室到底充满了哪些神秘?它又会呈现什么样的世界?带着憧憬和疑问,30位幸运读者走进汾阳考古现场,与宋金古墓面对面。
  在公路和泥路上奔波了两个半小时后,14时,幸运读者一行到达了东龙观村宋金墓葬群。望着眼前搭建的隔热房,以及考古工作者挖掘出的二十多座墓葬,大家惊喜不已。“能到考古现场参观,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省城市民成先生兴奋地说。“此次发现的宋金墓群分属两个家族,我们今天参观的是王氏墓地……”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 大家进入了约2米高、3米宽的墓室。“墓室是八角形,以砖雕为主, 北壁是墓主人的全家福,西南壁是妇人半掩门,西北壁是厨娘端着热腾腾的包子和汤盘。”顺着工作人员的手势,大家发现了这笼保存千年之久的包子,“瞧,还有端着酒的侍女,酒瓶是红盖的,会不会是咱们现在的红盖汾酒?”观察仔细的李女士提出疑问。 在另外一座墓室内, 最珍贵的是砖墙上的彩绘壁画,有正在泡茶的男侍、端着热汤的侍女,还有扛着钱袋的侍卫,最难得的是,在一面壁画上还有一个货币汇兑场景。工作人员介绍,柜台内的女主人正拿着一贯铜钱,柜台外的男士则拿着一张纸币,“大家都说票号于清代在平遥兴起,但史书记载, 早期的晋商籍贯大多在汾阳。 该墓的主人可能是开钱庄的,而历史上最早的‘票号’有可能在宋金时期。”当然,这只是考古工作者的一种推理。此外,墓室壁画中还有猫狗图案,这吸引了10岁女孩佼佼的注意力,“猫猫好可爱,脖子上挂着铃铛呢……”专家介绍,墓室的装饰是墓主人生前生活的缩影,所以该墓葬不仅代表了宋金时代的世俗生活,还从侧面反映了古人绚丽多彩的世界。
  考古背后:付出百倍努力是为真实再现历史
  在公众眼里,考古充满了神秘色彩。其实,考古工作是一门苦差事,为了让大家清晰地看到多彩的墓室世界,看到各种各样精美的文物,考古工作者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和艰辛,所以在每个考古现场,都有很多背后的故事。
  从2008年春天到冬天,在大半年的时间里,王俊和队友们都在这片庄稼地里安家,既要发掘也要保护,每天在阴暗、潮湿的墓室里一呆就是十多个钟头。“墓室建在庄稼地下面,经过千年的洗礼,泥土早已填满了墓室,所以我们打开墓室的顶盖之后,要把里面的泥土一点一点地用小刷子清理出来。就拿王氏墓地的壁画来说,工作人员先要按原图临摹,然后还要上色,为了尊重事实,所有工作都要在墓室内进行。壁画是考古过程中最难保护的项目,易受潮,而且易掉损,我们的工作就更得加紧了,全天下来就连轴转,别说临摹起来的难度了,光上色就上了一个月。最后,连我们工作人员坐着的凳子都长出了苔藓。之所以做这么多,就是为了给大家真实再现那个年代的历史,我们要对中华古文化负责!”
  听到王俊的讲述, 大家感慨万千,“以前我理解,‘考古’就是为了发掘文物, 用来还原历史。现在我才体会到,‘考古’就是为了寻找一个民族的根。”来自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的梁老师说:“很多人都说地上文物看山西,但通过今天的参观和体验,我觉得山西的地下文物同样精彩,我一定会给学生们讲讲今天的所见所闻,让他们长知识的同时,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傍晚,返回途中,大家意犹未尽,已经把一整天的疲惫抛到脑后,每个人的话题都是和墓室内的所见所闻有关,就连小姑娘佼佼都说,长大了要从事考古工作。
  车厢内再度沸腾了,一提到考古,大家似乎都有聊不完的话题。
  花絮:时隔30年圆了考古梦
  此次活动开展前,本报接到了150位热心读者的报名电话,一位叫王丽红的女士格外引人注目, 因为她说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到考古现场参观,哪怕只有短短几分钟,她也愿意。
  活动当天,当记者见到王女士时,她高兴地拉着记者的手,不停地道谢,“感谢《山西晚报》,你们给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算是圆了我30年前的梦。”原来,王女士在1978年报考了四川大学考古系,那时的她就对考古非常痴迷,所以填志愿的时候都没和家长商量,直接选择了考古专业。结果她因几分之差,与大学无缘。时隔30年,王女士第一次接触考古现场,她就像孩子一样,充满了好奇,专心地听专家讲课,向专家请教自己的疑问。离开时,王女士依依不舍,并与记者约定,如果下次还有这样的活动,一定还要参加。
  30名读者大都带着嘱托来
  能与神秘的考古现场进行直接接触可不容易, 这30名考古爱好者是从上午200多名考古大讲堂“学员中被幸运抽取出来的。记者采访得知,这30名读者大都是带着嘱托来的。
  来自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宋老师,他班上的大部分学生都参加了上午的讲座,但能来现场参观的只有他一个人,得知老师入选后,学生们要求他把全程用照相机拍下来,随后制作成幻灯片在班上播放;董先生是代替妻子和女儿来的,他的妻子和女儿都是考古迷,最爱看有关考古类的电视节目,山西近年来的多次考古发现更是她们关注的热点,但因为当天两人都有事,就委托他前来, 自然少不了要请董先生拍段录像回家。 在前往考古现场的路上,记者发现,不少市民都带着照相机或摄像机, 他们不时接到孩子、家人、朋友、同事的电话, 主题就一个——“把这次考古之旅拍下来让他们看一看”。

                                        2009-01-13
                                      (新闻来源:中国文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