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南越国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巨大:宗庙遗址或在东南
 
 

  4日,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广州市文化局联合主办的“西汉南越国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开幕,10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考古和汉文化专家就南越国的考古发现和汉代历史文化进行了研讨。
  首次发掘出带文字竹简
  历年在南越国宫署遗址中发掘的珍贵文化数不胜数,但论重量级当数2005年在渗水砖井底部发现的150多牧竹简,因为这是广州考古界首次发掘出带有文字的竹简,是南越王宫的纪实文书,涵盖了宫室管理、职官、地理、法律、风俗等,对还原南越国历史面貌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批竹简经过清洗脱色后,其红外线照片被送往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黄展岳先生处,黄先生经过几年的潜心辨别研究,昨天在研讨会上介绍了部分研究成果。
  黄展岳介绍,出土的竹简共有150多枚,其实能辨别出字体的有101枚,较为完整的约80枚,上面的字体是汉初隶书,笔迹舒朗秀美,大部分为同一人分多次书写。
  黄老介绍了竹简上一些有趣的内容,例如文字完整的004号竹简上,写有“大雞官奴堅當笞一百”,其中的“大雞官”一词经考证后是南越国特有的官职,赵佗设立此官职专门负责用鸡骨头进行占卜算卦,当时南方少数民族流行鸡骨占卜,《史记》中记载了汉武帝灭南越后,专门命令南越的巫师用鸡骨占卜祭祀。这个竹简的发现补充了南越百官之佚。
  此外,还有这样的记载:“不得鼠当笞五十”,即谁捕鼠不力要打五十大板,以及关于“得鼠”后便可免去刑罚的记载。以“得鼠”的多少作为是否“当笞”的依据,说明当时鼠害或者鼠疫较为厉害。
  “墓葬是扭曲的文化,墓志铭不一定是真实的,而遗址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原真性和科学性都远高于墓葬”,我国秦汉考古权威、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学部委员刘庆柱指出了南越国考古的重要地位:不仅发现了完整王陵,更重要的是宫署这一都城中心的出土,在国内考古界是屈指可数的。他举例说,希腊文化最重要的文物象征是神庙遗址,罗马帝国象征是市中心的大型建筑和元老院,中国文化象征是长城都是遗址,可以根据遗址发现当时的社会面貌。
  宗庙遗址可能在东南面
  在南越国宫署的考古挖掘过程中,刘庆柱研究员发挥了关键作用,成功推断出宫殿的所在位置。昨天的论坛上,其他专家请他也推测一下至今尚未有发现的南越国宗庙所在。刘庆柱谦虚表示,他仅仅只能“猜测”一下,按照秦始皇宫城的记载,宗庙是建在了都城的南城外,与宫署这个行政中心分离,国家已经从亲缘政治过渡到地缘政治。他认为赵佗很可能参照了秦始皇的做法,把宗庙建在城南,很可能是在宫署的东南面。
  接着宗庙的话题,考古专家麦英豪还介绍了南越国遗址上一个发现,一块瓦片上有“ 中共厨 ”的字样。麦英豪介绍“共”字是通“供”子,“共厨”是指供应祭祀用的食品的场所,在中原的宫殿遗址中屡有发现,但“中共厨”却是首次发现。刘庆柱打趣道,“以中为尊”,很可能赵佗早有问鼎中原的野心,才命名为“中共厨”。

                                       2008-12-06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