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文物普查深入人心 文物保护氛围提升
            著名声乐家沈湘出生地旧照发现
 
 

  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使越来越多的人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遗产,更加关心和支持文物保护工作。记者获悉在天津学者的努力下,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出生地的旧照日前在我市发现,为准备进行的旧居保护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资料依据。
  沈湘是我国已故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实验中学,1940年入北京燕京大学后转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沈湘先生几十年来一直从事声乐教育工作,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是中国声乐教育的开拓者,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83年以后沈湘先后多次担任世界著名声乐比赛评委并在国内外主讲“大师班”。 沈先生的学生多人多次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短短的几年中,连续有5个声部先后11次在国际比赛中获奖,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骄人的成绩使外国评委专家感到震惊,国际业内人士惊叹‘国际美声中心将东移’、‘中国具有世界一流的声乐教授’”。活跃在艺术舞台的著名歌唱家郭淑珍、金铁林、梁宁、迪里拜尔、刘跃、范竞马、程志、殷秀梅、关牧村等均是他悉心培养的优秀声乐演唱及教学人才,他们在我国音乐界、艺术界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记者采访了“沈湘艺术成就学术研讨会”会议主席、艺术史学者刘恒岳,他对记者说:“沈湘1921年生于天津,在工商学院附中(实验中学前身)就读时期与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同班。在圣约翰大学求学时,同时考入上海音专,曾因拒绝参加校方组织的为日本侵略者捐献飞机的音乐会而被开除。1945年沈湘在天津大光明影院等全国各地举办独唱音乐会,以高深的音乐修养倾倒了京、津、沪的观众,被誉为‘中国的卡鲁索’,成为当时最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许多重要内外事活动常请沈湘演唱,他是第一个在中南海演唱《黄河颂》的歌唱家。”
  提起2003年在天津召开的“沈湘艺术成就学术研讨会”, 刘恒岳说: “沈湘先生始终不忘乡音,对天津有很深的感情。天津人民也十分怀念这位杰出的声乐大师。2003年经沈湘先生的夫人李晋纬先生同意,由我发起、天津市文史研究馆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沈湘艺术成就学术研讨会’,以此纪念沈先生和铭鉴他的艺术成就。我在会上提出的:‘沈湘是把中国声乐教学推向世界的第一人’, 得到与会学者的一致赞同。学术研讨会受到了音乐界、文化界的广泛关注。2004年5月经过沈湘先生母校的积极策划, 中国第一尊声乐家塑像---沈湘的全身塑像在先生的母校天津实验中学落成。塑像落成后一批批海内外的声乐家前来瞻仰,缅怀先生的艺术成就”。
  刘恒岳告诉记者:“经过多方努力、考证,我找到了沈湘的出生地旧址。2003年我曾带领沈湘先生的夫人、沈湘的老同学进行了对实地考察,沈氏故居已经确认无疑。此故居是我国一代名人沈鸿翔、沈湘父子的旧居。应在天津城市改造中加以保护并适时恢复” 。
  提到本次照片的发现,刘恒岳显得格外兴奋,他说:“近五年来,我和沈先生的夫人李晋纬保持了家人般的关系,李老师非常关心沈氏故居的筹建,并将许多沈氏父子的百年遗物进行了整理,准备捐献给旧居。在最近来津送给我整理的材料中发现了这张旧照。”
  近年来, 我市有关人士提出天津是著名的声乐之乡, 如果在一代声乐大师沈湘的故居开发建立声乐博物馆,将是天津“声乐之乡”的最好佐证。也是反映天津都市人文精神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百年中国看天津”需要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重要载体,这也将是中国第一座声乐博物馆。据了解,有关部门也将此列入了筹备工作。
  沈氏故居旧照的发现为今后的恢复工作提供了参考,为文物部门在了解现状的情况下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准确重要的参考。沈氏故居旧照的发现表明只有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才能为文物保护事业长远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资料链接:沈鸿翔 (1891-1952), 天津人,曾入北洋军医学堂学习。 1916年公费留学法国 (我国第一批留法学生),入波尔科大学学医。1919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天津法国天主教医院任主任医师、北洋医院主治医师,并在北洋海军医学校任教。艺术精湛,是当时的名医。日本侵华后,即隐居不出。”

                                       2008-11-14
                                   (新闻来源:天津市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