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考古表明中国第三大沙漠5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
 
 

  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日前在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大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巴丹吉林沙漠就有大量人类活动。
  2007年10月,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中心、阿拉善盟博物馆、阿拉善右旗文管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首次对巴丹吉林沙漠进行考古调查,共发现古代遗址20处。这些遗址的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宋元时期,遗址点大都分布于沙漠深处的湖泊附近,遗址文化面貌丰富,以复合型遗址居多,且时代延续时间较长。
  今年10月,联合考古队第二次进入巴丹吉林沙漠。此次调查新发现遗址点26处,采集标本千余件。这些遗址点均分布于沙漠内湖泊附近,面积从几千平方米到十几万平方米不等,多数为新石器时代和仰韶时期遗址,其中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必鲁图遗址是此次发现的最大遗址。此外,考古人员还在这些遗址点上采集到属于西夏、元时期的部分瓷片,进一步说明这些遗址延续时间较长。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塔拉说,通过这次考古调查,基本可以认定,巴丹吉林沙漠内至少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存在大量的人类活动。从采集的标本来看,这些遗址所反映的经济形态为农耕和渔猎,而今天的巴丹吉林沙漠只有极少量的畜牧经济,由此可见,历史上这一沙漠的不少地区生态良好,适合人类生存。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面积4.7万平方公里。目前整个沙漠内仅有巴丹吉林庙和库乃头庙两大居民点,人烟稀少。

                                         2008-11-07
                                       (新闻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