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南京江宁南朝大墓今有望打通甬道 为中高等级墓葬
     
 

  近段时间, 位于江宁区的绕越公路工地沿线频频有南朝遗迹“现身”。5月,上坊镇吴家山附近出土两处南朝祭坛遗迹;此后,东善桥段又发现一座长达8米的南朝古墓,并发现了陶俑等陪葬品; 日前,谷里街道杨村附近又有一处保存完好的南朝大墓重见天日。据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工作人员陈大海介绍,谷里这座南朝墓规格很高且保存完好,按照计划,市博考古队将从今日起开始对此墓进行考古发掘。
  这处南朝大墓位于一座土山上, 3层青砖砌成了圆拱形的墓门, 看上去颇有气势。据陈大海介绍, 这处南朝大墓长8米、宽3.1米,墓门高3.3米,宽3.5米,单从规格上来说,这在南朝墓葬中已经属于中高等级。“墓门砖上可以看到清楚的莲花纹,这是判断南朝墓葬最明显的特征。从墓门结构和门上的人字形浮雕来看,墓葬的等级很高,在南朝只有贵族等级的人才能有这种待遇。”
  外层的清理工作结束后,考古队于前天中午开启了墓门,但接下来的考古发掘工作却遇到了麻烦。“墓门打开后,长长的甬道里填满了泥土,清理完起码要花上一天时间。”陈大海告诉记者,由于这两天降雨频繁,加上大墓位于一处断崖旁,给甬道内的清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值得庆幸的是,考古队在墓葬周围没有发现盗掘的痕迹。“墓葬外壁的石灰和泥土保护层很厚,也很坚硬,墓门封土的密封性也很好。我们仔细勘查过现场,没有发现盗洞,经过初步判断,这是近年来保存最为完好的南朝贵族墓了。”陈大海表示, 如果天气转好, 他们将在今天清理完甬道内的泥土,并进入墓室内的核心区域,对棺椁周围进行考古发掘,“墓主人的身份要等到发现墓志后才能确认。至于陪葬品方面,南朝墓葬里常见的青瓷器、陶器应该是少不了的。”

                                          2008-07-15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