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报道的黄埭高坟墩考古仍在继续。11日,取土现场发现了大面积的红土。而当地的“土著”泥土都是黄土,这些红土哪来的?有专家猜测:这可能是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产物。
记者在现场看到,高坟墩中部一些工人正在挖土,但被挖剩的泥土中,竟然出现了一片红土,大小与脸盆相仿,形状像是一个三角形,与旁边的黄土形成鲜明的反差。
而高坟墩中部偏西的地方,也就是上次发现的宋墓南侧、西侧,厚厚的黄土层中也出现了一长条红土。这些红土与宋墓紧紧相连,长度足有3米多,宽度从一二十厘米到四五十厘米不等,弯曲的形状,看上去就像宋墓长出了红色的长发。
既然当地“土生土长”的泥土都是黄土,那这些红土是从哪里来的?一般来说,苏州的红土大多分布在山上,而黄埭境内没有山脉,在高坟墩那里能望见的阳山,离高坟墩的直线距离足有10来公里,古人可能花这么大力气去山上取土吗?如果可能,那又是为了什么?
对此,一位取土师傅指着三角形的红土说,可能这里做过窑吧,结果边上的土被烧红了。但与宋墓紧紧相连的红土,形状如此奇特,取土师傅的解释就显然说不通了。
苏州文史界一位专家得知这一情况猜测,新石器时代出现过这样一种葬俗,就是在遗体旁铺一些红土,以示吉祥,黄埭高坟墩的红土会不会属于这种情况呢?至于说,红土连着宋朝的墓葬,那是宋墓恰好挖到了红土层那里。
如果这位专家的猜测能得到证实,那黄埭高坟墩里的墓葬,起始时间就有望追溯到四五千年以前了,其价值有可能比一开始猜测的战国墓更高。
对于这样的猜测,考古人员三缄其口,不愿表态。当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考古人员曾表示,他们将在考古结束后统一发布考古结果。
2008-07-14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