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有一种意识叫保护
     
 

  人们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了。日前本报报道,当拆房发现老城砖后,从市民到专家、从拆迁部门到文管部门,立刻升华为同一意识:保护。从消费的维权意识到文物的保护意识,由个体到群体,由私权到公权,不能不说是进步。
  天津是国务院1986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不仅仅是一个称号,不仅仅是有多少文保单位,颁布了多少法规,重要的在于我们有多强的保护意识。譬如此次发现的老城砖,如果按常规,早作为废弃物扔掉了。因为多好的建筑,一拆毁就是一堆残砖烂瓦破木头,不说已消失的600年的老城厢,不说被毁掉300年的老商业街估衣街,只说眼下这老城砖, 只要大型机械进入迁房现场, “大铁爪”一举,建筑立刻化为齑粉,说其香消玉殒也好,说其尸骨无存也罢,总之,历史文化的遗痕将被彻底抹平。
  提高保护意识,给子孙多留一些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就会少些遗憾。还说这些老城砖,从记载上看,从明代到清代,天津城共修四次,最后一次城墙大修距今也有二百多年了。无论这些城砖是明砖还是清砖,都已经二三百岁了。保护下来,再想办法“利用”或展示出来,这能让人感受到天津老城的历史气息,让人摸到我们先民留给当今的一份厚重。
可喜的是,几家博物馆不仅要收藏这些城砖,有的还有进一步展示城砖的文化创意。让人欣慰的还在于,从古旧的砖上许多人看到了历史,掂量出了“价值”,让文物躲过了与垃圾为伍的劫难,把保护进行到底。

                                          2008-07-05
                                        (新闻来源:今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