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日从河北省文物局了解到, 邢台市内丘境内日前发现一帧石制影壁,石壁背面竟为石刻山水图,依制作风格及其表现方法与技巧带有强烈明末清初遗风,初步判断是明万历时期作品。
据柏乡县文保所负责人史云征介绍,他在内丘扁鹊庙发现这一帧石制影壁,该石制影壁造型仿木结构,歇山制顶,飞檐斗拱,瓦脊之间透露出精巧别致与古朴。 所发现的石刻山水图就在石壁背面。 当下在内丘县文物所贾成惠先生的协助下,清去污物,覆纸捶拓,画面纹饰也依次显露出来,原来是一幅山水图景画卷。初步判断是明万历时期作品。
专业人士分析,中国绘画艺术,尤其文人山水画有赖于对传统绘画材料的应用,笔墨纸是中国画艺术的龙骨。在浩如烟海的传统石刻文化遗存中,优秀山水画镌刻作品十分罕见。
据悉,石刻山水图主题构图点缀人物劳动与休闲场景。 近景溪水扬波,舟桥亭阁。 左侧松间凉亭内有一绅士倚椅几案,桥面一夫人在吩咐侍从呈送食物;右侧大片留白水面上荡漾一叶篷舟,侍者持橹,主人独钓,亭内绅士回首顾望。三组休闲人物相互呼应,气韵连贯、意趣盎然。中景水岸田园,黄牛农夫扬鞭耕犁劳作正酣,身后一农妇提篮携幼,时至晌午送来田间午饭。远景高山之巅,有一农夫肩挑柴担,躬身拾级而下,好一幅收获回归图。全幅所绘人物十个,故事安排巧妙、构思跌宕,虽是刀锤之作,但造型准确,生动传神。
据史云征推测,此物过去应为衙署之物,是置放在公共场所做礼宾之用途。“设计者匠心独运、风采绮丽、传统而不乏创造,充分体现出当时当地经济文化的高度发达与繁荣。无论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研价值都不失一帧巨制佳作,弥足珍珍贵。”
2008-07-05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