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繁昌人字洞遗址明年八度发掘 系欧亚最早人类遗存
     
 

  记者从召开的繁昌人字洞遗址发现十周年国际古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上获悉, 在经历前期7次系统发掘后,明年,人字洞遗址第8次发掘有望展开。
  昨日的研讨会上,人字洞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金昌柱通报了前期的考古成果。
  据他介绍,人字洞遗址是一处洞穴堆积,自上而下可分为九层、三个沉积单元。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包括哺乳动物各类、龟鳖类、鸟类,共计有脊椎动物化石70种,标本6000多件。
  更值得一提的是, 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石制品、 骨制品及重要化石标本。专家推断,这些石骨器应是古人类制作的工具,在距今200万~240万年的更新世早期我国长江流域就已经有古人类的活动了。
  目前,人字洞遗址尚有10余米厚的堆积没有发掘,在做好保护规划的同时,第八次发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透露,目前,国家“九五”攀登专项“早期人类起源及环境背景的研究”已完成,人字洞遗址的下一步发掘明年有望启动。
据介绍, 繁昌人字洞遗址在前7次发掘中发现了大量人类生活的痕迹,但遗憾的是并未发现古人类化石。那么,在接下来的发掘中能否找到“石器的主人”呢?
  繁昌人字洞课题组成员、省博物馆研究员郑龙亭表示,从全国及国外的类似遗址发掘来看,发现石制器并不是发现古人类化石的必然条件,即遗址中即使存在手工制器、有人类生活,经过数百万年的地质层变化不一定形成化石;即使古人类形成化石,考古发掘也并不一定能发现。
  在繁昌人字洞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石制器和骨制器,可以初步断定有古人类的生活痕迹,但同时遗址中也发现大量的大型脊椎动物化石,照此推断,当时的人类并非处于强势地位,有可能古人类在“人字洞”中生活过一段时间之后进行了迁徙。因此,在剩余的10多米的堆积中能否发现古人类化石还是个未知数。

                                          2008-05-30
                                       (新闻来源:中国文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