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广南汉代木椁墓悬念重重 抢救性发掘成果巨大
     
 

  不久前,云南省广南县黑支果乡牡宜村李丕勋、李丕权兄弟在自家门前挖树根时,吃惊地发现大量泥土下陷,之后,露出一个四壁古木镶嵌的地下坑室,并在坑内发现陶瓮、锡三足鼎、漆木盘等多件器物。
  消息传开后,牡宜村周边村民和方圆几百里的人们纷纷专程前来看“稀奇”,大大小小的车辆,来来往往的人群,让牡宜这个偏僻山村顿时热闹起来。
  经云南省考古研究所抢救性清理、考证后,领队杨帆认为,这种古墓极为罕见,是云南省继昆明羊甫头墓之后较为完好的“木椁墓”,对研究2000年来句町王治所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又提供了重要实物佐证。
  村民挖树根挖出木椁墓
  2007年9月7日13时22分,广南县黑支果乡文化站付坤亮向广南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民族博物馆馆长报称:“我们在牡宜村发现古墓葬一冢,群众已从中取出部分实物,要求县文化部门速往现场查看”。当日下午,县文管所陈祯祥、黄王崇,县文化局张书林组成调查组赶赴现场,随即进行了现场绘图、拍照等初勘工作,查封了墓穴,当夜返程制作了调查报告,次日上报到上级相关部门。
  调查得知,该墓位于黑支果乡牡宜村民委员会所在地约20米高的白龙坡坡顶,墓室顶部为圆型土丘,直径10.6米、高1.4米,其上长有5棵古松,周围均有住户,西距李丕勋、李丕权家13米,东南距张正武家4.2米。因广南县连续降雨,土质疏松,致使该墓地表渐沉、古松有歪斜倾倒之势,对周边住户生命财产造成一定的威胁。于是,去年9月3日,李丕勋、李丕权砍倒了土丘上4棵歪斜的古松。正当他们挖树根时,突然发现大量泥土下陷,呈现一个四壁古木镶嵌的地下坑室,坑内有很多积水。当他们用抽水机将水抽干再往里面看时,惊奇地发现了黄釉陶瓮、合金三足鼎、漆木盘等11件器物,便取出存放在坑旁小猪厩里,等待相关主管部门前来勘验。
  9月10日,云南省考古研究所领队杨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管所所长杨文光、副所长曾跃明及广南县有关部门人员一行7人再次来到现场,对墓室及周边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对出土器物进行了初步分析鉴定。
  首次发掘悬念重重
  9月12至20日,由省、州、县、乡考古工作者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木椁墓展开了抢救性清理发掘。虽然连日降雨,考古工作者们仍坚持冒雨作业。经测量,该墓位于广南县东部,东经105°11′458″,北纬23°41′203″,海拔1557米,距县城48公里,距黑支果乡所在地8公里。墓室距地面1.2米,长5.1米,宽4.2米,高1.95米,从上至下,由古木构筑3层.第一层木椁夹层中发现漆木耳杯等,第二层发现“头箱”,长2.21米,宽0.8米,高0.65米,以及竹简、铜灯等,第三层主要是木雕车马模型、漆木耳杯、三足鼎、黄釉陶瓮等。通过一周的清理发掘,共出土漆木器、竹器、青铜器等40余件。其中漆木器30余件,尤以8个汉代漆木耳杯、1把漆木勺和1套木雕车马模型最为精美,堪称一绝。 另外,还有竹简3片、 青铜器4件。此次发掘出土的文物及10多吨重的木椁全部迁往广南县民族博物馆,并按专家的要求做好了应急保护工作。
  近期经考证,专家确认该墓葬是云南省境内继昆明市官渡区羊甫头墓之后发现的第二座保护较为完好的木椁墓,也是云南第一次从墓葬内发现竹简和木雕车马葬品的古墓,出土文物首次将云南生产、使用釉陶的历史由明清推至汉代。墓葬形制流传于春秋至汉代,出土的陶器、漆木器、竹简、锡器、青铜器等具有浓厚的中原文化特点,是中原文化与滇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将墓葬及出土文物与江苏蚕桑村、山东青岛和包头等地发现的西汉木椁墓,青海西宁东汉木椁墓进行比较,均极为相似。有鉴于此,专家将其年代推断为距今2000年左右的汉代,墓主应为当地豪户或具有重要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头领。
  但因该墓早期曾被盗,墓主未找到,很多贵重文物洗劫一空,只有一般器物和存放木椁夹层或椁底的珍贵文物幸存.出土竹简也因损毁严重、字迹模糊且为只言片语而未能破解记载内容,给考证工作带来一定困难。该墓与堪称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广南石寨山竞渡鼓出土地相隔不到1公里.墓主究竟是谁?与史料记载距今近2000年的句町王、西汉广南石寨山竞渡鼓是否有联系?如果有,又是什么样的联系?一连串的疑问和悬念,成为更深层次的调查考证所要破解的秘密。
  后续工作难度不小
  广南县一带史称“徼外荒服地”,春秋战国时期为9个部落联盟组成的“句町部族”,亦称“古句町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句町县.公元前82年,句町部族首领毋波率部参加平叛,功勋卓著,被汉昭帝册封为句町王,辖今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广西右江上游地带以及越南河江省东北部约8万平方公里的疆域,治所就在广南县境内,这是史学界不争的事实。 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正式出版的《辞海》注:“句町,古县名。治所在今云南省广南县境内”。但令世人不解的是:曾经的治所所在地,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一切历史的痕迹已是荡然无存。这次广南木椁墓的发现,为探寻句町王治所及相关考证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广南县牡宜、阿章村一带,地势开阔,土地肥美,多为平坝峰林地貌,旧时称“阿章营”,历史上曾是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之一。广南铜鼓出土,近年村民陆续从地里拾到过“铜斧”,这次又发现了木椁墓,这些,为在滇东南地区特别是广南一带开展考古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和研究方向。
  此次出土的40余件文物,对见证广南乃至滇东南2000年的重要历史足迹,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研究价值。尽管出土文物收藏到广南县民族博物馆,并根据专家的意见做好应急保护工作,但因这批文物年代久远,部分已无法保存;保存下来的30余件文物也残损严重,保护和陈展难度非常大,且相应的技术和经费投入尚有待落实。有关专家指出,这些问题希望能引起各级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解决技术和经费问题:一是需要文博专家深入研究,拿出科学有效的保护和展示方案;二是要确保相应的经费投入,及时开展工作。
                                        2008-03-01
                                    (新闻来源:中国文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