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2383部古籍入选珍贵名录
     
 

  去年9月开始进行的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评审工作, 近日喜获初步成果——经专家委员会审核,2383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其中,简帛117种、敦煌文书72件、古籍2010部、碑帖73部、少数民族语文古籍111部。同时,古籍收藏量大、保管条件好、分布面广、代表性强的50家机构,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去年5月,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国家图书馆正式挂牌, 承担起古籍普查登记、古籍普查及古籍修复人员培训、古籍保护研究等职责。此后,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陆续成立。去年9月,全国文化、文博、教育、民族、宗教等系统的200余家机构和一些个人参加了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各地共申报珍贵古籍5000多部。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同期开展,全国共有130家单位参与申报。 近日,两项申报评审工作都已完成,并在报上和网上进行公示,并将根据各方意见进行相应调整后,上报国务院批准和公布。
  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初步结果显示,名录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元化特点,名录涵盖了线装本、简、帛、敦煌遗书、碑帖拓本等各种载体、装帧形式,分汉文古籍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两大部分,入选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包括藏文、蒙古文、彝文、傣文以及历史上出现过但现在已未使用的焉耆—龟兹文、西夏文等共15种语言。
  一批珍贵古籍如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资料馆藏《十三经注疏》、辽宁省图书馆藏元余卓刻本《诚斋四六发遣膏馥》等一些《中国善本书目录》未曾著录的珍贵版本,也在此次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评审工作中浮出水面。
                                          2008-02-02
                                      (新闻来源:光明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