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天津年内有望重建李叔同故居
     
 

  今年是弘一法师圆寂65周年,记者从河北区文化局和市文化局获悉,“重建李叔同故居”再次提上议事日程。27日,参与本次重建工作的有关工作人员已赶赴上海、杭州、泉州三地考察,以进一步完善重建方案,该项目预计年底有望破土动工。
  李叔同故居原址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粮店后街60号,面临海河东路河沿,与滨海道相邻,占地1400余平方米。本市李叔同研究会会长李载道先生告诉记者,19世纪80年代正是漕运的兴旺时期,粮店后街成为商人居住的聚集地,其中就包括当时被誉为“桐达李家”的60号院。
  “其实,我们现所说的李叔同故居并不是李叔同出生地。”李载道介绍 ,光绪六年九月二十日(1880年10月23日),李叔同出生在天津三岔河口东粮店后街地藏庵附近的一座三合院内。由于李叔同的父亲当过进士,做过吏部主事,后来又在天津经营盐业和钱庄,家道殷实,所以在李叔同两三岁的时候,李父在距地藏庵旧宅不远的粮店后街山西会馆斜对过购置了一套“田”字形四合院宅邸,其中有各类房间60余间,这才是现在正在准备重建的李叔同故居原址。
  家道中落故居变民宅
  李叔同在粮店后街的故居中度过了他的青年岁月,在这里他一直住到19岁,后来去往日本留学,归国后又返回天津故居住了两年。李载道说,1911年李叔同从日本回津后,李家遭遇变故,钱庄倒闭,百万家资荡然无存。1912年春节前夕,李叔同离开了天津,直到圆寂也没回来,故居也随之转租于附近居民。
  李载道回忆说,“桐达李家”在当时属于门第显赫的望族,当时绝大部分四合院用“十”字形布局,而李家“田”字形四合院十分罕见。作为引进西方乐理的第一人和在中国宣传油画的第一人,李叔同从日本回津后,在他的书房中放置了钢琴和他自己亲手画的西方裸体人物油画,书房布局兼具东方的韵味和西方的现代感,可谓中西一体。
  本市李叔同研究会的刘晓东副秘书长说,李叔同故居后来变成了“大杂院”,故居的内部结构被住在这里的居民改装得面目全非,解放后,只有李叔同的卧室基本保存了原貌。
  年底动工可能性很大
  记者日前来到李叔同故居原址 ,见到这里已经盖起了商业用楼,故居重建地就在原址对面,占地约6亩。李叔同的孙女李莉娟告诉记者 ,早在上世纪80年代 ,李叔同故居的修复事宜就一再被人们提起,但是由于故居的石料、木料风化严重,修复基本没有可能,只能进行重建。
  本着还原故居原貌的原则,河北区文化局委托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设计李叔同故居的还原方案,最终的方案保留了故居原貌,又增加了纪念场馆等附属设施。
  记者从负责重建工作的市文化局开发部获悉,重建项目目前已经具备了土地、拨款,正处在调整方案、调研阶段。虽然还没有进入到二次立项和招标的工作流程,但预计年底动工重建的可能性很大。
  让人们见到真实的“桐达李家” 专访故居重建设计者李大雪
  27日,记者通过电话与李叔同故居重建设计者——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设计人员李大雪取得了联系,针对人们关心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采访。
  问:本次故居重建的参考标准是什么?
  答:说是重建故居,其实理解为还原故居更为确切一些 。还原故居原貌是我们的基本原则 ,要让人们见到一个真实的“桐达李家”,因此,所有院落的特点都会保留。通过研究相关资料,我们力争在装饰方面也贴近故居原貌。
  问:此次重建设计,有没有添加或删改的地方?
  答:四合院我们严格按照原始状态还原,但由于此次重建地点不在故居原址上 ,6亩地的空间也比原先的故居面积要大,所以我们计划在故居周边建设绿地花园,并建立一个纪念馆。花园中会修建弘一法师的塑像,以供大家缅怀。
  问:你们去上海、杭州、泉州三地考察的目的是什么?
  答:我们考察的目的主要是去看看那边李叔同纪念馆的一些陈列情况,毕竟李叔同在那三个城市都生活过。我们主要会了解一些关于纪念馆陈列、布局方面的具体情况,以便回来完善设计方案,而李叔同故居四合院的重建不会受到此次考察的影响。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他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他在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领域均有很高造诣。弘一法师是中国引进西方乐理的第一人 ,是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 ,他填词创作的歌曲《送别》历经几十年而传唱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 ,他也是中国宣传油画的第一人 ,并先后培养出画家丰子恺等文化名人。
                                         2007-08-29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