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重庆大足石刻发现中印文化结合十王殿造像
     
 

  继去年新发现三宝寺、圣公庙石刻后,重庆大足石刻近日又发现了十王殿石刻造像,显示出印度佛教传入后与中国文化结合的特点。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获悉,十王殿石刻造像是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干旱时期新发现文物调查小组”在上游水库发现的,时代为南宋时期。该十王殿造像位于中敖镇上游水库长源村库区,共5龛。其中第1号地藏与十王龛是摩崖造像龛,雕刻技艺娴熟,十分精美。第2号龛有残像2身,第3、4、5号龛为空龛。此外,在该组造像周围还发现近十座宋墓,形成奇特的宋墓群。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所长邹后曦介绍,十王即十判官、十殿阎王,是佛教信仰,指人死后要经过其审判的秦广王、初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变成王、太山王、平等王、都市王和五道转轮王。其中,印度佛教中只有关于阎罗王的传说,其余九王都是佛教传入中国、日本后与道教和文化结合后产生的传说。敦煌、朝鲜、日本等地都发现过十王造像。
  石刻考古专家指出,十王造像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研究者十分关注。该龛造像对研究十王在中国的演变史有着重要价值。
  大足石刻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公元649年),包括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余尊,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最为著名和集中,199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7-05-09
                                       (新闻来源:国家文物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