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辽宁大连小珠山贝丘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成就
     
    2006年5月中旬至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辽宁大连小珠山贝丘遗址进行了发掘。1970年代末,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曾经对该遗址进行发掘。但是当时发掘面积较小,尚不了解遗址的真正文化内涵。为此,今年重新进行了发掘。
  小珠山遗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广鹿岛吴家村西小珠山东坡上。遗址东侧有一条小河,自南向北流入黄海,遗址与黄海的直线距离约为1300米 。此次发掘主要集中在遗址的中部和南侧,揭露面积为157.5平方米。遗址为典型的贝丘遗址,文化层由大量的各种贝壳堆积而成 。遗址堆积分为上、中、下三层,对应三个新石器文化时期 。发现各个文化时期的房址4座、灰坑8个、野外灶址4处,出土了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等遗物和大量贝壳和动物骨骼,取得了阶段性成就。
  所发现的4座房址中,3座是小珠山下层文化房址,1座是小珠山中层文化房址 。下层房址均为方形的半地穴房址,穴壁内侧有圆形柱洞,中心有圆形灶址。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3号房址。该房址被2号房址打破,仅存居住面,平面呈方形,中心有圆形灶址。沿着北壁发现一层木炭,其上出土大量鹿科动物骨骼,房址内出土较多的骨锥、骨凿、骨针和半加工骨料等骨器和磨盘、磨棒等石器。我们初步认为这是一处与骨器加工有关联的场所。
  灰坑,平面形状大多呈椭圆形,部分呈圆形,坑壁多为斜直壁。出土陶片、兽骨和少量石器 。1号灰坑出土玉坠。野外灶址,平面呈椭圆形,较小而薄,是使用时间较短的灶址。
  此次发掘,出土了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等遗物,其中陶器数量最多。
  陶器,各个时期的差别较为明显。下层,以夹砂含滑石红褐陶为主,器壁较厚。器形多为筒形罐,器形、器底较大。纹饰多为压印、压划而成,有之字纹、席纹等。中层,以夹砂含云母的红褐陶为主,器壁较薄。器形仍以筒形罐为大宗,但器形和器底变小。还发现壶、钵、器盖。纹饰多为刻划纹,有人字纹、平行斜线纹、叶脉纹等,也出土红底黑彩陶片。上层,以夹砂含云母黑褐陶为主,出土少量泥质陶器,器壁较薄。器形有筒形罐、壶、钵、豆、三足器。纹饰大多为素面纹、附加堆纹,个别为刻划纹。
  石器,以磨制石器为主,有石镞、磨盘、磨棒、石杵、石锛、亚腰形石铲、石锤、石刀等。此外,还出土少量的打制石器,有砍砸器、敲砸器等。
  玉器,出土玉坠。
  骨器出土较多 ,有骨锥、骨针、骨镞、鱼卡、骨凿、骨匕和骨料。蚌器有蚌勺、有孔蚌饰、蚌环 。此外,还出土了鱼骨。
  小珠山遗址文化堆积贯穿着整个新石器文化内容,是代表辽东半岛新石器文化的重要贝丘遗址。此次发掘,重新认识了小珠山文化面貌。
  首先,在下层发现的房址填补了过去小珠山遗址未曾发现下层房址的空白 。其中 ,在辽东半岛首次发现的骨器加工场所,对研究和复原该地区6000年前的社会分工和生产力水平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次,在中层和上层所发现的野外灶址相对发掘面积而言数量较多 ,定居相关遗迹较少 ,并且一次性形成的贝壳量较多,鱼骨较多,说明中层和上层文化时期,遗址主要为季节性营地或加工贝类食物的临时场所。为研究北方岛屿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渔猎经济为主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模式提供重要线索。
  最后,上层发现近似渤海沿岸的三堂一期的附加堆纹陶器 。过去 ,一直认为偏堡子类型只是发现于辽东半岛的渤海沿岸,渤海沿岸和黄海沿岸的上层文化有明显区别。此次的发现改变了过去的学术观点,意义深远。
  由于此次发掘是试掘性发掘,房址和灰坑在内的较多遗迹只是确认了其范围或是发掘其中一部分,有待通过明年发掘揭示一系列的具体面貌。
                                            2006-10-08
                                        (新闻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