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3人由丝路东行。渡过地中海,到达小亚细半岛,经由亚美尼亚折向南行 ,沿着美丽的底格里斯河浴,到达伊斯兰教古城巴格达。久病初愈的马可波罗,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困难,下山之后来到喀什,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部边缘行走,抵达叶尔羌绿洲,继而向东到达和阗和且末,再经敦煌,酒泉,张掖,宁夏等地,费时三年半,于1275年夏抵达元代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西北)。 1274年夏,马可·波罗20岁 。波罗三人從阿雅斯出发后的第三年,抵达上都,覲见忽必烈、成為忽必烈之臣下。在中国逗留20余年。1290年底,马可·波罗36岁 。波罗3人奉忽必烈之命送阔阔真公主由泉州出航,往伊儿汗国。1294年,马可·波罗40岁 。 波罗3人回塔布里斯,逗留9个月,再赴特烈比宗,遭熱那亚人之掠夺,随后往君士坦丁堡,当年忽必烈逝世。根据游记记载,马可波罗出访过云南,他从大都出发,经由河北(永定河卢沟桥)到山西,自山西过黄河进入关中,然后从关中逾越秦岭到四川成都,大概再由成都西行到建昌,最后渡金沙江到达云南的昆明。马可波罗还奉使访问过东南亚的一此国家,如印尼,菲律宾,缅甸,越南等国。特别是他提到汗八里附近一个“产盐”的地方可能说的就是今天的天津,当时晒盐之地。
国家地理《马可·波罗现代东游记》 制作人兼导演乔纳森·芬尼坎(Jonathan Finnigan)通过镜头证明马可·波罗故事的真实性,他说 :“最令人惊讶的是,人们的面孔 、文化和地貌依旧 ,一如马可·波罗在书中的描述让人叹为观止。”
《马可·波罗行纪》共分四卷,其中第二卷记载了蒙古大汗忽必烈及其宫殿,都城,等事;还有山川,气候,风俗习惯等。
马可·波罗在《行纪》中以大量的篇章,热情洋溢的语言,记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极好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有很多篇幅是关于忽必烈和北京的描述。他还对杭洲有详细的记述。“行在”是南宋时代对杭洲的一般称呼,指帝皇行幸所在的地方;而“天城”,地城”,也就是我国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一种译称。他《行纪》里记载杭洲人烟稠密,房屋达160万所,商业发达 ,说“城中有大市10所,沿街小市无数”。并说杭洲人对来贸易之外人很亲切,“待遇周到,辅助及劝导,尽其所能” ,对西湖的美丽和游览设施 ,书中更有详细的记述。
马可·波罗是商人,每到一地,对于物产商业的情况 ,很留心观察和记载 。例如他突出地记载了纺织锦缎绸绢工业。还有专门的篇章谈元代通行的纸钞和中国使用已久之煤。他还说到在中国北方亲自见到"有一种黑石,采自山中。
现代考古学证明了马可·波罗记载的真实性。他是中国和意大利民间友好交往最早的使者,也是中欧之间友谊最早的见证人。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