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系统图书馆,有由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领导的青年宫图书馆和团校图书馆,均建于50年代,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全市共青团员和青年。团校图书馆工作重点是为培养提高团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服务,青年宫图书馆则面向全市团员、青年开放,并由此形成各自的藏书特点。
一、青年宫图书馆
天津青年宫图书馆是面向青年人的综合性图书馆。前身是1952年10月建立的隶属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领导的天津青年宫图书室。“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宫机构解散,图书室的设备和图书全部散失。1972年9月青年宫建制恢复后,1973年筹建图书馆,1974年9月建成开馆。
该馆坐落在和平区解放北路29号天津青年宫内,馆舍面积近240平方米,其中书库100平方 米,外借书库及办公室36平方米,阅览室100平方米,设60个座位。
图书馆有工作人员4名,分别负责采编、阅览、辅导工作。
藏书建设:藏书共计11万余册。其中文学类3.65万册,教育类2.5万册,科技类1.7万册,其它各类3.15万册。订有各种期刊111种,报纸32种。近几年来,经过对青年读者需求情况的调查研究,增添了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著作,政治思想教育辅导类书籍,科普、科幻、美学、心理学等方面读物,以及其它参考书。
读者工作:服务对象主要是全市各界青年、大中学生、共青团干部和青年政治工作者。针对读者分布面广的特点,积极开展馆外活动。其“流动图书箱”服务范围包括工厂、学校、农村和油田。还曾与天津图书馆联合举办专题讲座和主题读书活动。 建馆以来,积极组织青年读者开展读书活动。1982—1987年先后6次参加市图书馆举办的 “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和知识竞赛,分别获优秀组织奖和比赛三等奖。1989年组织失足青年参加全市读书演讲比赛获读书奖;1990年组织中学生参加“莫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比赛和“雷锋——永不熄灭的青春之火”读书演讲比赛均获优秀组织奖。
二、团校图书馆
团校图书馆是共青团天津市委所属的专业性图书馆。前身是1954年3月创建的天津市团校图书室,“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办。1979年3月恢复团校建制时筹建图书资料室,1983年基本建成,1984年设专职图书管理人员。1989年团校图书馆综合楼竣工后正式成立天津市团校图书馆。
该馆位于南开区水上公园路43号市团校院内,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其中书库面积600多平方米,藏书容量为30万册,阅览室座席400个。
馆长由团校主管校长聘任。职能机构设采编部、流通部、阅览咨询部;有管理人员6人。
藏书建设:藏书围绕办学方向和教学任务,以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哲学、社会科学等政治理论书籍为主(占馆藏总量的80%以上),综合性书籍占15%。同时,征集有关青年工作理论、共青团工作理论及青少年读物等书籍。随着馆藏的不断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天津市团校图书馆为基地的天津市青少年研究信息中心。至1994年,总藏书量为6万余册,期刊合订本1.5万册,报纸合订本8000多册,报刊、资料2万册。每年订阅期刊500余种,报纸100余种。
读者工作:以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为宗旨,阅览室实行开架式阅览。
该馆1989年参加在陕西省团校召开的全国团校系统图书馆学会筹备会和首届全国团校图书馆工作会议,被选为5个“筹备会委员馆”之一。1990年参加在中央团校召开的全国团校系统图书馆学会筹委会第二次会议,由该馆起草了《中国图书馆学会团校系统委员会章程》。1991年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图书馆学会团校系统委员会成立大会,该馆成为委员馆。该馆保持与国际友人的交往,先后接待了日本、保加利亚、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古巴等国友人的参观访问,多次接受日本友人的赠书。
近年来,该馆还接待了团中央、中央团校、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以及内蒙古、新疆、上海、江苏、黑龙江、湖北、云南等24个省、市、自治区团校、团委领导和同行的参观、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