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图 书 馆
 
  第三章 党校、工会、共青团图书馆
 
 
                    第二节 工会图书馆 ...回目录 
  工会系统图书馆是在解放后工人当家做主改善文化生活的热潮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50年元旦,天津市工人文化宫(今第一工人文化宫)图书馆开馆。1952年,第二工人文化宫图书馆开馆。此后,全市各级工会和基层企业工会图书馆(室)相继建立,形成工会系统图书馆网络。“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会组织瘫痪,图书馆工作停顿并遭受严重损失。
  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会组织的恢复,工会系统图书馆获得新生,馆业逐步恢复。尤为突出的是图书馆在倡导和组织职工读书活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第一工人文化宫图书馆
  天津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图书馆于1949年10月开始筹建。当时本着勤俭办馆的精神,向各级党政领导、各界知名人士和产业工会广泛征集图书,共征集到4000余册。其中有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名的珍贵书籍如《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新社会的新女工》、《中国工人运动简史》等;还有中直机关赠书100余册。市总工会拨专款选购一批图书。图书总数达2万册。1950年元旦,图书馆随天津市工人文化宫一起向职工开放。1955年该馆参加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的第一次工会图书馆工作会议和1956年全国总工会举办的首期工会图书馆干部学习班,明确了图书馆工作的方向和任务。这期间,图书馆工作蓬勃发展,藏书量与读者量激增。1960年以后,图书馆工作处于调整、巩固时期。“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全部图书被焚毁,馆舍改作他用,人员全部下放。1970年5月图书馆开始恢复工作,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图书馆工作出现了新局面。1988年由一宫投资2万元加强图书馆建设,更新了全部设备。
  该馆馆舍位于河北区民生路自由道交口处,地处海河之滨,中心广场北侧。1988年图书馆迁到新建的天津市工人业余技术大学楼二层,使用面积700平方米,开辟了期刊阅览室、资料阅览室、自学室,设阅览座位140个。有工作人员10名,其中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4人、初级5人。
  藏书:具有综合性、科技专业性和工会工作专业性。至60年代初已有11万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部图书被焚毁。1970年5月图书馆开始恢复,逐年采购,到1979年馆藏图书2万册。此后随着购书经费的增加,藏书不断增多,至1994年已达6万册。
  读者工作:该馆坚持为职工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的方向。在做好阵地工作的同时,开展面向全市职工的读书活动,引导读者对“热门书”的阅读。曾先后邀请梁斌、方纪、孙犁等著名作家来馆作学术报告。多次举办读书演讲比赛、读书成果展、读书笔记展、职工个人藏书展和“我喜爱的十本书”问卷等,推动职工读书活动,促进工人业余文学创作的开展。在读者座谈会基础上建立的工人业余文学创作社,创办了工人文学刊物《海河潮》。该社已成为全市较有影响的群众性职工业余文学团体,已创作并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优秀作品。读书办公室6次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评为先进单位。
  二、第二工人文化宫图书馆
  天津市第二工人文化宫图书馆于1952年随该宫的建立而建立。前期(1952—1955年)在宫园内土山旁用席子搭起简易的图书室,陈列一些初级读物;后来建起300平方米的平房;1956年3月市总工会投资26万元兴建图书馆楼,地址在河东区光华路2号,占地面积122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主楼分为3层,有4个大型活动室、1个书库、9个中小型办公室,1957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在图书馆筹建过程中,工人文化俱乐部图书馆拨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捐赠图书100余册,市总工会拨出专项购书经费,各界人士捐献出一批私人藏书。至1965年,馆藏图书已有16万册。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图书馆工作瘫痪,全部图书散失。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图书馆工作与文化宫各项工作一起得到恢复和发展。
  该馆实行馆长负责制。职能机构设有采编组、文学外借处、综合图书外借处、阅览室、自学室、资料室。人员编制12人,其中8人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
  至1994年,馆藏图书11万余册。其中古籍线装书809册;资料工具书1251册;内参书785册;报纸60种;期刊240种。已形成科普、文史并重,科技资料突出的综合性、普及性的藏书特色。此外,对工运方面的书刊和工人自己创作的作品有收藏。近十几年来的《工人日报》合订本,早期出版的马列著作中译本、毛泽东选集、革命文献以及天津地方志等文献都有收藏。
  读者工作:该馆设阅览室、自学室、资料室,有阅览座位200个。读者工作面向纺织、冶金、、化工、一轻等系统近300个大中小企业的职工。各类图书实行开架和半开架借阅。编印有《资料室书目索引》、《分类剪报》,供读者使用。1989—1992年,组织产业工会系统75个基层单位举办4届“新书联合展借”,展借新书近1000种3万册,接待读者3万余人次。
  业务辅导:一是举办图书馆员培训班,开藏书建设、图书分类、图书著录、目录组织、读者工作等基础课程,无偿代培基层图书管理人员。二是帮助基层图书馆建立各项管理制度,组织藏书体系和目录体系等。
  1989年,以该馆为中心成立图书馆协会,形成工会系统图书馆网络,逐步实现协调协作和资源共享;在协会成员单位普及《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并按标准统一编目。1991年成立的二宫图书馆读者研究会,编辑出版《图书馆与读者》专刊,促进了职工阅读辅导活动。
  (表8-6)1994年天津市企业、事业单位藏书五千册以上基层工会图书馆(室)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