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电 影
 
  第九章 电影书刊
 
 
                          第二节 解放后出版的电影书刊 ...回目录 
  天津解放后,除电影发行部门为配合每月新片上映的宣传而编印发行以介绍影片为中心内容的电影报刊外,有关部门编辑出版过文艺性、学术性电影杂志,有的出版社出版了天津作者著述的电影题材图书。
  一、《百花》杂志
  半月刊,1958年7月创刊,16开本,彩色封面。天津市文化局主办;王雪波主编,贺照为副主编 。《百花》杂志出版社出版,天津市邮局总发行。
  该杂志系宣传、评介电影、戏剧,介绍影剧知识,引导观众欣赏电影和戏剧的综合性文艺类刊物。在电影方面辟有“新片评介”、“观众座谈”、“导演谈”、“小评论”、“新片展览”、“电影故事连载”、“天津电影话旧”、“半月银幕”、“百花园”、“讨论会”、“俱乐部”等栏目。
  当时因纸张供应遇到困难,该杂志于1960年10月停刊,共出版55期。
  二、《影剧美术》杂志
  双月刊,1980年创刊,16开本,彩色封面。《影剧美术》编辑部主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国内发行:天津市邮局,全国各地邮局订阅;国外发行:中国国际书店(北京)。
  该杂志是电影美术与戏剧美术的综合性文艺类刊物 。电影方面辟有“新片剧照” 、“群芳赞”、“拍摄花絮”、“幕后匠心”、“美的欣赏”、“影事图片”、“电影美术论坛”、“电影宣传画选刊”、“电影画页”等栏目。
  1982年第6期《影剧美术》登出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敬告读者》一文称:“……鉴于国家目前电影、戏剧、电视等同类刊物增多 ,我社为集中力量办好美术读物,更好地适应新局面的需要,决定从一九八三年起《影剧美术》停刊。”至此,《影剧美术》共出版17期。
  三、《电影美学初探》
  李厚基、梁嘉琦合著。1985年3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江西省新华书店发行。
  全书从“电影的出现” 、“电影与生活的关系” 、“电影的创作与欣赏”、“电影的蒙太奇”、“电影的意境创作”、“电影的节奏”、“电影的色彩”、“电影的声音”8个方面阐述了电影美学的内涵。
  四、《电影放映与管理》
  吴智杰编著。1988年12月科学出版社(北京)出版、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该书是讲述电影放映与管理工作常识和方针政策的专业性、知识性读物。书中简要叙述电影的诞生、演进历程和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轨迹;系统地阐明电影放映事业的固有特征、社会功能和发展规律;讲解放映工作和放映网管理的性质、任务和工作方法,以及如何正确对待电影放映与有关方面的关系和如何保护电影放映网、维护放映网的合法权益等问题;论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前景等。书末附录电影放映与放映网管理工作常用名词、术语,以及电影放映管理法规举例等。该书为中国电影题材图书填补了一项空白。科学出版社称该书是中国“第一部讲述电影事业改革的新书。”该书被一些省市电影管理部门视为“工具书”,用作培训电影放映与管理人员的教材。
  五、《中国电影艺术史纲》
  封敏主编;封敏、少舟、靳凤兰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新华书店天津发行所发行。
  该书讲述自1896—1986年的90年间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按年代顺序分为8章:一、初创时期的中国电影;二、20年代的民族电影;三、30年代的进步电影 ;四、抗日战争时期的电影;五、解放战争时期的电影;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前17年的电影;七、“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电影;八、新时期的电影。全书构成一部中国电影通史性教材,既可供高等院校电影教学的需要,也适宜电影工作者和电影爱好者阅读。
  中国电影界的前辈陈荒煤为该书作的《序》中肯定这部书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认为:“《中国电影艺术史纲》把90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道路作了简要、真实的回顾……使人们对这段历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了解。该书脉络清晰,立论明确 。从整体来看 ,可以说,中国电影历史的全貌,的确被鲜明地勾画出来了。……尤其是新中国电影历史的一些重要经验有了明确的总结,这对加深理解中国电影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事业,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风云变幻之际,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六、《电影渗透谈》
  作者夏鹏汉。1992年9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天津发行所发行。
  该书主要是讲述电影宣传和评论工作的重要性及其有关常识的专业性、知识性读物。书中讲解电影宣传工作的性质、任务、作用、宣传形式与宣传方法,以及宣传人员应掌握的电影知识;介绍电影评论的原则、要求及影评的写作知识与技巧等。为帮助读者了解电影,书中还介绍电影的诞生与发展,电影艺术的特性与功能,电影美学、电影观众心理学的研究与探讨,以及国外电影宣传情况掠影等。
  七、《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片指导用书》
  顾问崔福泓;主编李志卿;副主编赵瀛洲、徐德崇、张绍祖;编辑徐德崇、张绍祖、关健民、齐建全、韩炳江、邵华、徐颖。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天津市新华书店发行。
  该书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 、广播电影电视部 、文化部《关于运用优秀影视片在全国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中央四部委《通知》)精神,为引导中小学生消化、吸收爱国主义影视片的“营养”而编辑的故事性和辅导性通俗读物。
  书中对中、小学生“必看片”、“选看片”逐一介绍历史背景和故事梗概;同时,对每部影视片的主题思想、主要人物、重要镜头场景、精彩对白等作了分析,有的还提出了“观后指导”及开展相关活动的建议,是配合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观看好这些影视片的指南。
  该书还根据中央四部委《通知》精神和天津市委宣传部等五部门的有关文件 ,编入了天津电影制片厂和天津电视台摄制的4部具有地方特色的爱国主义影视片。
  八、《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片赏析》
  张绍祖、徐德崇主编;齐建全、关健民、韩炳江撰稿。1994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天津发行所发行。
  该书系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口袋里的老师》丛书之四。书的作者根据中央四部委《通知》精神,对通知中列出的一百部影视片逐一介绍生产厂和编剧、导演、主演,讲述作品的主题思想、故事梗概和欣赏提示,对帮助中小学生看好这些影视片有启迪作用和指导意义。书中还讲解影视艺术知识,介绍著名影人,并附有《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片知识竞赛试题》、《纪念电影诞生百年知识竞赛试题》和部分优秀影片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