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天津第一家电影院——“权仙茶园”建成后,为招徕观众 ,于开业前在《大公报》上登出该院“开演电灯影戏”的广告 。影院开业后,在门前张贴“海报”,写出当天和近期上映影片的名称、特点及票价等。随着影院的增多,一些影院注意利用报纸进行宣传。1915年12月份的《大公报》连续数日刊登的平安电影公司(平安电影院)的广告,以《戏目一览表》为栏目列出每日上映的影片;同时登出其经营影片租赁业 |
务的消息 。这期间,天津出版的《大公报》、《益世报》、《国强报》、《中华画报》、《北洋画报》等均辟有专栏刊登电影广告、电影剧照和影片评介文章。1924年3月,《电影周刊》杂志创刊。1927年,《天津电影杂志》出版,该杂志为半月刊,总发行处在河北新大路骏骥里10号。
影院业的迅速发展,引起舆论界的关注。1929年4月,《益世报》连续3天发表署名文章《天津影院事业谈》,对全市影院业的发展与经营进行了评论。
在无声片阶段,各影院都在本院周围及辐射到的街巷居民区的布告栏张贴“海报”(石印报头) ;映前利用幻灯介绍近期上映的影片;印制内容有影片故事梗概和编、导、演员姓名的《说明书》,随售票免费赠给观众。
有声片出现后,片商和影院都加强了影片宣传 。当时在电影市场占有优势的美国好莱坞的“八大公司”驻津代理商,都在主要报纸上刊登大幅插图广告 ,并印制彩色的大小尺寸不同的“海报”和彩色剧照供给影院使用。有些影片 ,片商还选取片中的精彩镜头制作成“预告样片”供给影院在映前加映作预告宣传。当时法租界的重要路段(今解放北路凯悦饭店址)立有“八大公司”张贴大型“海报”的高大广告牌 。对于重点影片,片商还在影院附近的大建筑物或重要路口制作立体广告,有的立体剧中人的形象有两三层楼高大 。国内皮包公司拥有的影片有限,资金也少,无力制作大型海报,只在报纸上刊登广告 。影院为招徕观众,除利用片商提供的宣传品,还及时张贴自制的“海报” 。也有下大功夫者,如1947年明星影院(今和平影院)上映苏联片《从莫斯科直捣柏林》(后改名《攻克柏林》)时,在前厅制作了立体广告,画面是苏联红军战士架机枪向柏林国会大厦扫射 ,有灯光配合,十分生动、逼真。 |
 |
图7-40 权仙平安电灯影戏广告
原载《大公报》(1908.3.2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