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全国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市电影公司由过去执行的代理中国电影公司发行影片改为自购影片、自主经营和实行独立核算的新机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电影制片业迅速发展,天津的电影发行工作呈现繁荣的局面 。据1978—1982年统计,5年间共发行国产新故事片486部,平均每年97.2部;发行进口故事片179部,平均每年35.8部。平均不到3天,观众就能看到一部中外新故事片 。这期间,电影发行部门本着配合形势、适应需要、突出重点、丰富多彩的原则,重点发行好优秀国产影片 。既重视城市的影片发行 ,也兼顾农村的影片发行;既重视故事片的发行,也努力搞好科教片、纪录片等各类短片的发行。 到80年代,文化市场空前繁荣,出现了多种文化形式展开的以争夺观众为中心的竞争,传统的电影市场受到冲击,电影观众、票房收入一改多年来逐年上升的局面,出现了连年下降的趋势,导致电影放映网日趋萎缩。 1980年以后天津市电影市场变化情况简表(表7-6) 自1985年起,对部分影片实行上浮票价;1991年进行票价改革;1992年9月起部分影院试行最高限价每张3元的新票价标准。票价的调整,使票房收入有所提高,观众人次和放映单位数量仍是减少的趋势。 1985—1995年天津市电影市场情况简表(表7-7) 这期间,艰难运作的影片发行工作仍认真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以电影具有的多品种、多样式、多题材的固有特点和优势,科学安排各类影片的发行 。自1983年3月发行革命历史题材故事影片《风雨下钟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