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电 影
 
  第二章 影片发行
 
 
                   第一节 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影片经营 ...回目录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法国以留声机和唱片起家的“百代公司”成立后不久,便在天津设立分支机构——“法国百代公司”,坐落在法租界中街(今和平区解放北路)。该公司在把电影传入天津后,即开始经营影片,成为天津最早的影片发行商家,经营负责人是该公司的华人副经理周紫云。20世纪20年代初,该公司经营的影片有神话片如《穿靴的猫》、《魔鬼之子》等,爱情片如《恋爱的故事》、《新娘就寝》等,喜剧片如《十美争夫》、《你的执照》等,闹剧片《丑角生涯》、艺术片《基督受难》等。
  这期间,天津最早建立的权仙电戏院和平安电影院均兼称“电影公司”,其购得的影片在本院上映后,即出售或出租 。据1908年5月28日天津《大公报》广告栏载:“权仙电影公司还将所有演过影片……减价出售,如合意租赁亦可。”
  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好莱坞电影城8家制片公司均以设代理人(多为华人,也有外国人)的方式在天津经营影片 。他们首先控制首轮影院,然后逐渐扩大供应范围,很快取代了法国片商的地位。以1926年10月份“光明”、“皇宫”、“新新”等影院上映的25部影片统计为例,美国片占23部,另2部为国产片。
  1927年,广东人、电影实业家罗明佑在天津成立“华北影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辖有天津的“平安”、“光明” 、“皇宫”和北京的“真光”、“平安”、“中央”共6家影院 。所经营的影片既有来自上海的国产片,也有进口片(包括香港片),供其所辖影院上映,也向其它影院出租。
  此后,又有“北中电影公司”、“大北影片公司”、“渤海电影公司”及张培垚、祁化民等人的“皮包公司”出现,他们以代理人或经纪人的形式为影院寻找片源和供应影片。
  进入30年代,美国好莱坞的影片继续占领天津电影市场。德国的乌发公司、英国的高猛公司和鹰师公司、苏联的亚细亚公司均由美国片商代理其在天津的影片经营业务。此时,上海的明星公司在天津设代理人(魏锦昌)经营该公司的影片。据1937年3月8日天津上映的影片统计,其中美国片17部,国产片2部,苏联片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