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电 影
 
  第一章 电影放映
 
 
                      第一节 电影放映场所 ...回目录 
  天津自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出现第一座电影院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国人及外国商人开办的电影院不断增多。天津解放后,一方面有计划地在市区发展电影院,一方面在工厂、农村大力发展为工人、农民服务的电影俱乐部和电影放映队,逐渐形成了遍布全市城乡的电影放映网。
  一、早期的电影院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天津人周紫云创建了第一座电影院,名“权仙茶园”,坐落在法租界紫竹林(今滨江道与吉林路交口处)。此后,又有天津人和租界地的外国商人相继建立电影院。到30年代中期,全市电影院发展到30多座。即:上权仙、平安、蛱蝶、天升、光明、明星、新新、新中央、皇宫、河北、大陆、皇后、中央、上平安、天宫、天津、天宝、丹桂、新欣、新明、群英、庆云、第一舞台、大舞台 、权乐 、聚华、升平、天桂等,为华北地区大城市影院数量之冠 。这些影院中 ,大多数为华人经营,只平安、蛱蝶、光陆、光明、天升等少数几座由外商经营。
  二、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电影放映场所
  1937年7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天津后,时局动荡,民心浮动,加之影片来源受限 ,电
图7-1 原载《益世报》(1929.4.7)
影业日渐萧条,有些电影院(大光明、光陆、光明、明星、新中央等)相继改演戏剧 。到40年代中期,全市电影院还有20座左右 。此外,这期间,塘大地区(解放后改称“塘沽区”)出现2座影院,一座在塘大区中心地带,系日本人投资建于1941年 ,名“塘沽演画馆” ,有座席500多个;一座在连塘庄一带,名“新新影院”,规模很小,开业时间不长就倒闭了。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时局有好转,民心趋稳,电影观众有增,一些原已改行的影院又恢复电影放映,并增加1座“国光电影院”(该院原为“同庆茶园”,抗战胜利后由国民党政府接管,改映电影,坐落今和平区闸口街东南角,已在城市建设中拆除)。
  到1948年末,全市共有电影院24座,即:平安、光明、华安、河北、北洋、大光明、美琪、亚洲、华北、新中央、天津、国光、上权仙、东亚、天宫、权乐、青年会、明星、开明、太平、新北、丹桂、光华、宝兴。
  三、解放后的电影放映网
  (一)电影院
  1.市区电影院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时,市内的24座电影院多分布在劝业场、南市、小白楼一带。1月16日,军管会文教部接管原国民党特务机关直接经营的国光电影院。1952年10月,经过“三反”(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五反”(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窃国家资财、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审查,属于“敌产”的光明、河北、天津等影院由市文化局接管;其他私营影院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于1956年1月市文化局宣布全部改为国营 。在实现国营化以后,各影院普遍进行修缮,有的进行改建或重建,改善了服务设施,也改变了经营作风,提高了服务质量。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关于建立电影放映网与电影工业的决定》,天津市认真贯彻执行,在抓紧发展城市电影放映队的同时,积极兴建、改建电影院。1954年10月,天津解放后第一座新建的电影院——坐落在河北区中山路的“十月电影院”建成开幕。此后,50年代新建的专业电影院有 :红桥区的“群众影院” ,河西区的“下瓦房影院” ,河东区的“大直沽影院” 、“郭庄子影院”和南开区的“南开影院”。这些影院的建成,使原来的影院布局不合理的状况有了初步改善。
  在此期间,一些具有特色的影院先后诞生 。1954年9月,由原“华安电影院”改建而成的中国第一座专门放映新闻纪录和科教影片的专业影院——“新闻影院”开幕。1955年6月1日,原“亚洲影院”经过改造建成的专门为少年儿童服务的专业电影院——“儿童影院”开幕。1957年12月 ,天津第一座宽银幕立体声电影院——“大光明宽银幕立体声电影院”开幕 ,这是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中国第四座宽银幕立体声电影院。
  经过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与发展,到1963年,全市电影院、影剧院已达到64家,为天津解放时的2.6倍。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影院基本上没有发展,保持在60家(含影剧院)左右。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粉碎了“四人帮”,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电影院有了较大发展。到1979年,全市电影院、影剧院增加到90座,1984年发展到115座 。各影院都能放映普通银幕和宽银幕电影,有20家影院能放映立体声宽银幕电影;普遍改革
了放映光源,实现了“氙灯化”,提高了放映的光亮度;普遍安装了防暑降温的空调设备,实现了“冷气化”;一大批影院安装了软座椅,实现了“软椅化”。
  1987年4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在广州召开城市影院建设与改造工作会议以后,天津市在1987—1989的3年间 ,先后对光明、大光明、曙光、十月、群众、东风、下瓦房、南市、本溪路、金钟 、南开 、和平以及塘沽人民影院共13家专业电影院进行了改造。经过改造的电影院,都改善了服务设施,增加了服务功能。特别是增添了国际上先进的宽银幕立体声放映设备,丰富了上映影片的品种。有12家影院被定为“特级”电影院,影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1989年,光明、大光明、曙光、十月4家影院年放映收入均超过百万元。
  1991年上半年,天津出现3座小型电影厅 。即“红月季”电影小厅、“月城”电影小厅、“迷你”电影小厅,它们分别设在十月影院、八一礼堂、梦园娱乐中心(原本溪
图7-2 群众电影院
路影院)内;9月,设在河东区文化宫内的“凯利”电影小厅建成。这4座电影小厅,每个占地面积100-200平方米左右,座席百个左右;都经过精心设计,建筑风格各异,装修考究、典雅,设施、设备新型、高档;场务(服务)人员经过专门培训;实行超前供片和特级票价(每票最高限价10元)。小型电影厅适应了电影市场发展的趋势,属于优质、优价的新型电影放映场所,一般每天映出3-4场,有的映出5-6场。其中,迷你小厅因片源不足,上座率低,1993年起改按特级院线排片。
  (1)部分特色影院
  淮海影院 淮海影院是天津创建最早的影院,时在1906年,坐落在法租界葛公使路(今滨江道)与巴黎路(今吉林路)交口附近,称“权仙茶园”。创建人周紫云时为在津的法国百代公司电影机械部经理 。该院1906年12月8日开始放映电影(据该院在《大公报》刊登的广告),上映的影片是世界各地名胜风景和滑稽短剧 。1907年1月茶园经改建后改称“ 权仙电戏院” 。1912年该院迁至南市东兴大街 ,改名 “上权仙电影院”,是当时华界最豪华的电影院。1916年,该院因火灾被毁。1918年周紫云用火险赔款,加上自筹资金,在荣业大街建成新的上权仙电影院。自1928年影院门前广场改为刑场后,影院业务遂一蹶不振 。1939年天津水灾过后,为了振兴业务,该院进行了大修,改映有声电影 。解放后,1952年改为国营,更名为淮海影院。1992年经过内外装修改造,由市文化局定为“特级电影院”。
  新闻影院 新闻影院是天津市文化局为加强新闻纪录、科学教育影片放映工作,充分发挥这些影片的时事宣传和科学普及作用 ,于1954年9月由解放前建造的华安影院改建而成。由于该院坐落在繁华区,流动人口多,上映的影片及时反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国家领导人出访、国际友人来访、重大节庆活动等时事新闻,以及传播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加之放映时间短(每场45分钟左右)、票价低(每票0.10元),深受群众欢迎,也引起了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重视 。1955年2月,文化部发文向全国推广天津市试办新闻电影院的做法。1958年6月中旬,文化部电影局在天津召开,有北京、上海、武汉、沈阳、长春、西安、天津7城市电影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新闻电影院工作现场会议”,交流新闻电影院的工作经验。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陈荒煤、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经理杨少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厂长钱筱璋等出席并讲话 。1960年6月,新闻影院作为天津市文化系统先进单位,经理孟宪崇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代表会。到70年代中期,该影院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而停业。
  十月影院 十月影院坐落在河北区中山路,1953年11月动工兴建,1954年10月竣工开业。这是解放后天津市新建的第一座电影院。“十月影院”的名称是为纪念苏联十月革命36周年而命定的。该院占地2698平方米,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座席1018个。建筑风格以中国古典建筑造型为主,吸收苏联建筑工艺的特点。其前厅和供观众休息的侧厅面积较大;前院宽阔,设施设备当时在全市堪称一流。1971年进行大修,主要是改成宽银幕,扩宽台口,竣工开业后,上映了朝鲜宽银幕影片《卖花姑娘》,引起轰动。1976年地震造成影院整体结构严重损坏。1980年进行大修,更换观众厅顶棚屋架,将木结构更新为全钢结构,加固大墙,更换观众厅吸音设备。1987年该院又进行内外装修改造,安装软座椅,添置立体声放映设备,全面提高了放映质量和服务档次,当年10月1日竣工复业,由市文化局定为“特级电影院” 。1988年安装了70毫米放映机,放映了超宽银幕国产影片《无敌鸳鸯腿》、《龙中龙》,香港片《险恶江湖逍遥剑》,苏联片《无头骑士》等。
  儿童影院 儿童影院原为亚洲电影院,1940年由东北人冯志忠、吴子厚等集资兴建,以放映国产片为主。抗战胜利后,1945年12月该院上映了由赵丹、白杨、魏鹤龄等主演的中国第一部民族抗战影片《中华儿女》 。1955年6月由市文化局接管,经过修建改造后,建成专为少年儿童服务的专业影院——儿童电影院。“儿童影院”4个字为政务院副总理、全国文联主席郭沫若题写。这是全国最早的儿童影院之一 。影院为配合对
儿童进行校外教育,除了放映好儿童专场电影 ,还设有为儿童服务的阅览室、图书室、故事室,并配备两名专职辅导员 ,辅导少年儿童看好电影和开展歌咏、舞蹈、讲故事等活动。市电影公司凡发行儿童题材影片都优先安排该院上映 。该院的经营特色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全国不少省市电影系统和教育系统的人士来该院参观、考察 。1976年唐山大地震 ,该院被严重震损,1985年落地重建 。新建筑为3层白色楼房,院内有花坛、喷水池和一座表现少年儿童生活的雕塑 。1990年该院由市文化局定为“ 甲级电影院 ”。1994年市电影公司投资对该院进行多功能改造 。竣工后,为挖掘潜力,增加收益,在首先满足儿童看电影需求的前提下,也适当安排成人场 ,并于1994年12月更名为“小光明影院”。
  大光明影院  大光明影院于1923年由英籍印度人塔拉梯和天津人韦耀卿合资在英租界朱家胡同(今大光明桥畔)建造,名“蛱蝶电影院”,为3层楼房 ,占地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97平方米。该影院建筑风格典雅,设施豪华,为当时一流影院 ,专门放映好莱坞米高梅公司的影片。1934年改名“大光明影院”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统治者以塔拉梯系英籍为由,没收其影院交日商华北电影公司经营 。日本投降后塔拉梯回津重新经营该院。1955年该院改为国营 。1957年改建成天津市第一座宽银幕立体
图7-3 儿童电影院
声影院。1965年更名“海河影院”;1982年又恢复“大光明影院”之名 。1988年进行装修改造、安装新型的立体声放映设备后由市文化局定为“特级电影院”。
  曙光影院 曙光影院的前身为真光电影院,1936年由希腊人马福马瑞斯建造。马是八国联军攻占天津时留下的军队伙夫,战后侨居在俄租界(今铁路天津站附近),开设义利面包房 ,生意兴隆重 ,赚了不少钱 。他出资先在天津站附近建起“ 天升影院 ”(解放后改为“ 解放桥影院”),生意不佳。后又在英租界伦敦道(今成都道)建起“真光电影院”(今曙光影院),由其子小马福马瑞斯经营。天津解放后,经营人回
国,真光电影院停业,1955年2月由市文化局接管,经修缮后改名“曙光影院” 。1987年,该院进行内外装修改造,改善了设施设备条件,由市文化局定为“特级电影院”。1989年8月,中国电影公司确定该院为天津市唯一的一家“艺术影院” 。因经营有方,效益显著,同年11月广播电影电视部授予“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在全市电影系统“创建文明单位”竞赛中,该院于1988、1989、1990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集体,1990年市文化局授予“文明电影院”称号。同年,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与《文汇报》、《文汇电影时报》职合举办的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单位十佳城市影院经理评选活动中,该院经理高士吉被评为“十佳城市影院经理”,获“金翼奖”。
  凯利影厅 凯利影厅是天津市4座小型影厅之一。该厅设在1991年建成的主体为4层楼的河东区文化娱乐中心的3楼,面积500平方米。装修考究,环境优雅 。影厅设有147个软座席,安装天津电影机制造厂生产的“东风”牌固定式放映机 ,配置美国JBL立体声音响设备;观众厅配置中央空调,一年四季,温度宜人 。影厅于1991年9月开。上映
图7-4 1924年建成的“天升影院”
影片超前于特级影院;放映、宣传和场务工作人员均经过专门培训,做到优质放映、多种形式宣传、文明礼貌服务。影厅开业初期,曾实行向每位观众赠送饮料和小纪念品的服务制度。影厅多次参加市文化局和市电影公司举办的重点影片首映式、开幕式 。例如1992年9月22日,市电影公司在该厅举办谢晋导演的弱智教育题材故事片《启明星》首映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和中国电影输出输入公司总经理胡健莅临;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李建国、副市长宋平顺 ,以及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的领导出席 。影厅自开业至1995年,以优质优价(票价10元)共放映7200场,观众374400人次,票房收入220万元。
  (2)部分特级影院
  光明影院 光明影院的前身是“光明社”,由英籍印度人巴厘建于1919年。最初建在法租界杜总领事路与福熙将军路交口(今和平路天津鞋店及滨江道新华书店址)。1927年,该社由电影实业家罗明佑(广东人)主持的华北影业公司经营,改名“光明影院”。两年后改名“光明大戏院”。1933年,胡蝶主演的《姊妹花》在该院公映,创造了连映90多天满座的票房记录。1934年,蔡楚生编导的《渔光曲》在该院公映,创造连映100多天的记录 。40年代初,该院改属平安电影公司后,不断改善设备,率先实行对号入座,观众可随意挑选座位购票。当时,该院上映的多是美国好莱坞米高梅公司、派拉蒙公司的影片。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人强占了该影院,由日商华北电影公司经营。抗战胜利后该院重归平安影业公司经营 。解放后,1952年由市文化局接管,改为国营,几十年来经营效益为全市影院之冠 。1986和1987年两次进行内外装修、改造,增添了立体声放映设备 。1987年9月,由市文化局定为天津市第一家“特级电影院”。1989年11月获广播电影电视部授予的“全国电影举行放映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南开影院 南开影院坐落在南开区二纬路。1958年,南开区政府为民兴利除害,改造蓄水池一带的臭水坑,投资20万元,兴建了这座砖木结构、两层楼房的专业电影院。这是解放后南开区新建的第一座影院。该院建筑面积1374平方米,设座席1122个,配备全新国产放映设备。该院的建立,对改善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1961年该院进行了修缮 。1989年9月进行内外装修改造,安装软座椅,添置立体声放映设备,竣工后由市文化局定为“特级电影院”。
  梦园影厅 原为本溪路影院,坐落在红桥区本溪路,建于1982年1月 ,是规划新建的本溪路居民住宅区的配套设施。该院建筑面积2045平方米,设座席1052个。在改造城市影院的大潮中,该区1989年投资100万元进行改造 :将木板座椅更换成沙发式软椅,座席数减少为1005个;增添空调设备;安装先进的立体声放映设备。复业后由市文化局定为“特级电影院”。自此,该院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经营效益明显提高,放映收入比改造前提高一倍。1991年10月起该院增开录像放映、交谊舞会等经营项目,并将影院改名为“梦园娱乐中心”,电影放映厅称“梦园影厅”。
  塘沽人民影院 塘沽人民影院坐落在塘沽区解放路,始建于沦陷时期的1941年,由日本人建造,名为“塘沽演画馆”,有600多个座席,分上下两层 。当时是日本侵略者进行文化侵略和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化教育的场所。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接收了该影院,归国民党河北省塘大区党部管理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该影院,改名
图7-5 1989年改造后的南开影院
“塘沽人民影院”。1976年地震被毁。1980年国家投资120万元重建,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62平方米,设1262个座席。1984年7月,增添了立体声放映设备和冷暖设备。该影院因地处塘沽繁华区,经营效益一直较好。1989年9月由市文化局定为“特级电影院”。
  音乐厅 音乐厅前身为平安电影院,是外国人在天津建造的第一座电影院。初建于清宣统元年(1990),始称“聚乐平安电影园”,地址在法租界铁桥(今解放桥)迤南巷内路西,创办人为英籍印度人巴厘。该园设备比较简陋,放映的只是欧美国家的风土人情纪录短片。因当时观众对电影感到新奇,所以该园营业兴盛,获利丰厚 。不久,巴厘投资在法租界红楼后迤西路南(今国民饭店址)建新影院,1909年9月25日开业。1919年,影院附设的咖啡馆失火,全院被毁。1922年,巴厘用火险赔款并筹资在英租界小白楼建起当时天津最豪华的电影院——平安电影院,主要放映美国影片。1927年起,该院租给他人经营,直到天津解放。1952年由市文化局接管,仍名“平安电影院”,1960年更名“音乐厅”,仍以放映电影为主。1984年在全市影院文明礼貌服务竞赛中,成绩优异,被评为天津市第一家“文明电影院”。1990年经过装修改造,由市文化局定为“特级电影院”。
  北京影院 北京影院的前身是大华影院,创建于1916年,地址在德租界威廉街(今河西区解放南路),创办人是俄国商人库拉也夫。影院为三层俄罗斯风格的建筑,有藤椅座席800多个,当时主要上映美国“八大公司”的影片,观众主要是租界内的外国人 。1931年影院更名为“光陆影院”。1939年遭火灾后重建,改名“光华电影院”。抗日战争胜利后,该院经常上映苏联影片,受到群众欢迎。1950年该院由苏联影片输出公司经营后,改名“莫斯科电影院” 。1952年12月移交给天津市文化局,1969年更名“北京电影院” 。1990年,经过装修改造,由市文化局定为“特级电影院”。
  大直沽影院 大直沽影院坐落在河东区九号路。新中国建立初期,河东区的前身——第四和第五两个区只有老地道外的“太平影戏院”能放映电影。为解决大直沽、大王庄一带工人聚居区无影院的问题,1956年区政府将坐落在大直沽九号路的“新民戏院”改建为“大直沽影戏院”,
设690个座席,1957年5月1日开始放映电影 。1964年进行落地重建,拆除了观众厅影响观众视线的10棵柱子 ,座席增加到802个 ,安装了国产放映设备 ,定名“大直沽影剧院”。1979年春节正月初一 ,该院因火灾被毁 。1986年重建后,更名为“大直沽电影院” 。1990年8月,该院进行内外装修改造。改造以后,放映与服务质量提高,营业收入上升,由市文化局批准为“特级电影院”。
  和平影院 和平影院的前身为“明星大戏院”,地址在法租界27号路(今和平区新华路),为广东人陈宜荪、陈理范父子创办,1927年2月5日开业。该院既放映电影,也演出戏剧 。20世纪40年代 ,该院放映西片使用了“ 译意风 ”(对外国原版片进行翻译),观众带上耳机,能听到华语对白。这在当时是该院独有的设施。解放后,该院由华北影片经理公司天津办事处收购经营,1951年1月改名“和平影院” 。1988年该院进行改造,1990年1月恢复营业,被定为“甲级电影院” 。1991年影院进一步改善设备设施。当年9月,经市文化局、市物价局联合评定,批准该院升为“特级电影院”。
图7-6 和平电影院
  2.郊区及县城影院
  解放后,随着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发展 ,郊县电影事业逐渐发展 。西郊区、南郊区、、东郊区、北郊区政府所在地分别于1953、1954、
1958、1985年建成电影院(或影剧院);汉沽区政府所在地的“人民电影院”于1957年建成;宝坻县、蓟县、静海县、宁河县政府所在地分别于1976、1980、1981、1982年建成电影院(或影剧院)。武清县政府所在地未建专业影院,县政府礼堂兼营电影放映。
  3.农村影院
  郊区农村第一座影院——西郊区杨柳青镇的“ 杨柳青影剧院 ”于1953年建成。其后,1954—1961年建成的有:南郊区葛沽镇的“葛沽电影院”,小站镇的“小站影剧院”,咸水沽镇的“南郊区影剧院”;北郊区宜兴埠镇的“宜兴埠影剧院”;东郊区军粮城镇的“军粮城影剧院”。80年代建成的有北郊区双口三村的“双口影剧院”;大港区太平村的“太平村影剧院”;南郊区双港村的“双港影剧院”。
  五县的第一座农村影院——静海县独流镇的“独流影院”于1971年诞生;第二座是1979年出现的武清县王庆坨镇的“王庆坨影剧院”。1980—1984年建成的有:静海县陈
图7-7 静海影剧院
官屯乡的“陈官屯影剧院”,王口乡义和庄的“王口影剧院”,唐官屯镇的“唐官屯影剧院” ,梁头镇的“梁头影剧院” ;宝坻县大口屯镇的“大口屯影剧院”,八门城镇的“八门城影剧院”,林亭口镇的“林亭口影剧院”;蓟县下仓镇的“下仓影剧院”,邦均镇的“邦均影剧院”;武清县城关镇的“城关影剧院”,崔黄口镇的“崔黄口影剧院”,汊沽港镇的“汊沽港影剧院” ,南蔡村镇的“南蔡村影剧院” ,史各庄镇的“史各庄影剧院”,梅厂镇的“梅厂影剧院”;宁河县宁河镇的“宁河镇影剧院”,潘庄镇的“潘庄影剧院”。
  这期间 ,一些郊县出现了用较大房屋整修后建成的简易影院(亦称售票电影放映点) 。到1993年共建成118个 ,分布在塘沽、汉沽、大港区,新4区和5县共12个区县。
  农村集镇影院和简易影院一般每天放映1—2场电影,不仅方便了农民看电影,而且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看电影的条件。
  (二)电影放映队
  解放前,天津没有电影放映队 。1950年8月,文化部电影局在南京举办电影放映训练班 ,天津派王兆敏、闫勇、田英之、戴自刚等7人参加学习,当年学习结业后,天津建立12个电影放映队 。其中,政府文化系统7个队,主要到郊区农村为农民放映,从此结束了农民看不到电影的历史 ;工会系统5个队,主要到厂矿、基本建设工地、企业内部以及职工宿舍集中的地区放映,为职工群众服务。1952年,全市建立44个电影队。其中,文化系统9个,工会系统35个。1956年6月,市文化局将所属原在郊区活动的电影队下放给所在郊区文化行政部门领导,分别建立东、南、西、北4个郊区电影队 。1957年5月,市总工会所属电影队分别交由各区工会办事处领导 。河东、河西、河北、南开、红桥、塘沽区工会办事处均建立了电影放映队。1958年的“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带动了农村电影放映事业的发展,各郊区文化行政部门将所属电影放映队移交人民公社管理,建立起“人民公社电影放映队”,有些公社自行建立电影放映队。1959年,全市
图7-8 武清县电影公司经理蔡炳志向本公司职工
讲解当地电影放映网发展规划
公社电影放映队发展到75个。到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的1962年,全市城乡电影放映队达到173个。其中,农村放映队123个,占71%。1973年武清县、宝坻县、静海县、蓟县、宁河县由河北省划归天津市管辖随来放映队117个。自1976年起,郊县农村开始发展生产大队自办的8.75毫米电影放映队,到1979年达到559个 。这些生产大队(村)办的放映队扎根农村,为农民放映,各队至少每周放映一次,有不少放映队坚持天天放映,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到1982年,全市电影放映队达到1284个。
  (三)电影俱乐部
  工厂、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电影放映单位称电影俱乐部 ,是单位内部的电影放映场所 。它们大都是利用本单位的礼堂、饭厅、会议室、教室作为放映场地,购置电影放映机,配备专职或兼职放映员,为丰富本单位干部、职工、师生的文化生活或为教学、科研服务。一般每周或每月放映一次。在第一和第二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共发展对内电影俱乐部128个,以后逐年增多,到1979年达到957个。
  1962年,市文化局批准市区16个电影队和11个电影俱乐部实行对外售票放映。1976年10月中共中央粉碎“四人帮”以后,“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封存的大批中外影片陆续解禁,恢复发行放映,一时间出现了群众看电影买票难的供不应求现象 。1977年7月,国务院发出70号文件,提出“一切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有条件开放的礼堂 、俱乐部 ,都要充分利用起来 ,增加对外演(映)出 ,满足人民群众看戏看电影的需要” 。1978年9月,天津市革命委员会作出决定 ,将一批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礼堂、俱乐部对外开放 。当时批准对外开放的有:天津警备区礼堂(尖山礼堂)、市建筑工程局礼堂、市民政局凯旋礼堂、棉纺五厂礼堂、第一机床厂礼堂、纺织机械厂礼堂、铁路机车车辆厂礼堂、市新华书店礼堂、航运工人俱乐部、河北梆子剧院排练场共10处。全市开放礼堂、俱乐部达到20处。
  到80年代中期,电视、录像、歌舞场所的发展,使电影受到了冲击。自此,电影市场不景气,电影放映网趋于萎缩。到1995年,全市在册市区电影院、影剧院共88家(含开放放礼堂、俱乐部),郊县影院和集镇影院41家,各种类型的电影放映队515个,对内电影俱乐部166个。
  天津市电影院类型放映单位一览表(表7-1)
  天津市电影放映单位数量增减变化统计表(表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