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美 术
 
  第十章 美术社团
 
 
                   第二节 解放后建立的美术社团 ...回目录 
  
  解放后天津建立的美术社团,有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漫画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等 。 这些社团都能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学习、创作、展览、研讨等活动,并注重队伍的发展与素质建设,力促天津美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一、天津市美术家协会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原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成立于1956年10月。它是天津市美术家自愿结合的群众性社会团体,是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
  协会的宗旨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团结全市美术家,加强艺术探索和理论研究,为繁荣美术创作,发展具有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的美术事业和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协会成立后 ,理事会组成人员经过两次换届改选 。第一届(1956)组成人员为:主席马达,副主席刘子久、刘奎龄、陈因、张映雪、李利民;常务理事金力吾、王麦杆、王之江、杨化光等。秘书长陈因(兼)。第二届(1981)组成人员为:主席秦征,副主席王学仲、孙克纲、孙其峰、张映雪、陈因、张德育、林浦、赵泮滨;常务理事王之江、王麦杆等22人,理事于化鲤、王永扬等54人。秘书长张作良。第三届(1988)组成人员为 :顾问王颂余、王之江等11人。名誉主席孙其峰、陈因、张映雪、赵泮滨。主席秦征 ,副主席邓家驹、孙克纲、吴燃、张作良、张德育、张世范、曹德兆、杜滋龄;常务理事于化鲤、王美芳等32人,理事于世铎等71人。秘书长曹德兆(兼)。
  协会成立时有会员40多人。1988年发展到782人。1995年达到1100多人。
  协会成立40多年来,多次组织会员到工矿、企业、农村、部队等深入实际,体验生活,并进行创作。协会主办或合办各种美展约50多次。其中大型的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美展(1979)、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60周年美展(1981)、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美展(1989)等。全市300余位画家创作了500多件作品,其中110件入选全国7届美展,有7件作品获10项奖励 。1992年天津市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美展,入选作品380件,有47件获奖。
  其间,协会组织会员在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北京、上海、四川、云南 、贵州 、广西、福建、山西、吉林、河北等省、市联合举办过美术交流展览。同时,与国外和香港等地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曾组织、推荐水彩画、版画等作品100多
图6-90 国画《竹林雅集》 作者 曹德兆
件到国外展出。还先后组织画家秦征、张映雪、孙其峰、王学仲、王颂余、、张作良、王之江、张世范、杜滋龄、张坚如等赴国外进行艺术考察或举办美术展览,增进了天津画家与国外美术家的了解和友谊。
  协会重视美术评论和美术理论研究 。在几次全国美术理论研讨会如“ 纪念徐悲鸿研究会 ”、“ 美术创作问题研讨会”、“民间艺术研究会”、“全国连环画、年画研究会”、“中国画研究院人物画研讨 会”上,均有天津代表参加并宣读论文。
  二、天津市漫画学会
  天津市漫画学会于1979年成立 ,是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的分支机构 。会长林浦,副会长于化鲤、段纪夫、于世铎。秘书长左川。有会员90余人。
  协会成立以来 ,曾联合有关单位举办漫画展览,用漫画形式宣传“红五月”(1979),宣传社会主义法制 (1981),喜迎新春(1984),宣传城市精神文明(1989),均收到良好效果。协会多次组织漫画作者进行创作,参加天津市和全国美展,取得优异成绩。1983年参加第二届全国漫画展,获9个”佳作奖“。
  协会以开展学术交流和举办讲习班培育漫画创作人才。1987年与天津民主促进会合办漫画讲习班,学员来自天津市及全国各地近百人。漫画
界元老华君武、方成等来津授课,颇受欢迎,影响深远。学会每年举办学术研讨会,展示新作,交流心得,促进了作者艺术水平的提高。
  学会于1988年11月12日召开第二届会员大会,进行换届改选。选举林浦为会长,段纪夫、于世铎、左川为副会长。金诗古任秘书长。会后,增补邓连志为副秘书长。至1995年,学会有会员68人。
  三、天津市书法家协会
  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原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天津分会)成立于1983年12月 。它是天津市书法篆刻家 、书法篆刻研究工作者、书法教育工作者和书法活动组织者自愿结合的群从性社会团体,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和天津市文联的团体会员。
  协会的宗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书法艺术传统,推动书法艺术创作与实践,努力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繁荣天津的书法艺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贡献。
  协会第一届(1983)理事会组成人员为 :特聘李研吾为名誉主席。选举陈邦怀为主席;工学仲、王颂余 、孙其峰、陈因、李鹤年、龚望、穆子荆为副主席;毕开文、孙伯翔、王千、崔锦、曹柏昆为常务理事。秘书长毕开文(兼)。
  第二届(1988)理事会组成人员为 :名誉主席方纪;名誉理事王屏、王明九 、王颂余等42人。主席王学仲;副主席王千、孙伯翔、孙宝发、毕开文、崔锦、曹柏昆;理事王学仲、毕开文、唐云来等35人。秘书长毕开文(兼),副秘书长唐云来(兼)。(1991年毕开文退休后,唐云来兼任秘书长。)
  协会成立时,有会员80人;1988年会员增加到246人;1995年发展到500多人。   
图6-91 唐云来书法作品
  协会成立10多年来 ,先后举办的重要展览有 :“毛主席90诞辰书法展”(1983)、“ 天津市第一届书法篆刻展”(1984)、“ 渤海书法展”(1986)、“天津市首届妇女书法展”(1987)。
  1987年5月,市书协与《今晚报》社共同发起举办天津市首届书法艺术节,参加活动的书法家、书法工作者和书法爱好者近3600人 。艺术节期间,有28个展览 、4个大赛和研讨会同时举行 ,是天津市书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专业活动。同年,市书协会同天津市“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赞助活动指导委员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在蓟县长城创建“百家、百将墨迹碑林”,把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卓著的106位元帅、将军和103位海内外著名书法家、学者、政治家的墨迹镌刻陈列在黄崖关下,为长城增添了光彩。
  1987年市书协发动会员每人书一“福”字并镌刻在陶片上,集中后取名“百福屏”建在水上公园碧波庄内,为天津园林增添了一处景观。
  四、天津市摄影家协会
  天津市摄影家协会(原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天津分会)成立于1958年7月。它是天津市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自愿结合的群众性社会团体,是天津市文联的团体会员。
  协会的宗旨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发展和繁荣具有中国特色的摄影艺术,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努力。
  第一届(1958)理事会组成人员为:主席方弘,副主席田明、宋克章。秘书长毕东,副秘书长袁浩。第二届(1981)组成人员为:名誉主席方弘 。主席田明,副主席毕东、张朝玺;常务理事田明、包乐、关平等7人,理事马英、于嘉祯、牛德林等35人。第三届(1988)组成人员为:名誉主席方弘、田明、毕东;顾问杨克、于嘉祯、关平、李文谱等7人 。主席张朝玺,副主席李瑞雨(常务)、冯炜烈、宋佑民;常务理事王志成、包乐、李军等13人,理事马英、牛德林、支柱等51人。秘书长李瑞雨(兼)。
  协会成立时 ,有会员66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协会停止活动。1979年恢复活动后,会员增加到147人。1988年发展到369人。1995年达到650人。协会成立30多年来 ,按照繁荣创作、出作品、出理论 、出人才的办会宗旨,不断组织会员深入生活。曾到塘沽、大港,以及河北 、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山东、云南、贵州、广西等地进行创作,产生不少优秀作品。至1995年,先后举办摄影展览24次,摄影比赛13次,展示了天津的摄影成就,并进行了学术交流与艺术探讨;经常组织开展摄影评论与理论研讨活动,每年都有会员在报刊上发表评论文章,并出版了一些专着;多次举办摄影艺术讲座和摄影函授学习班,为天津以及全国一些省市培训了摄影人才。
  五、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原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天津分会)成立于1983年3月,有会员63名。协会成立大会选举周骥良为主席 ,冯育楠为副主席。秘书长冯育楠(兼)。协会于1988年11月进行换届改选。聘请冯骥才、周骥良为名誉主席,王翁如、李世瑜、康明瑶为顾问。选举冯育楠为主席,张仲、薛宝琨、魏茂林为副主席;王玉梅、冯品青、李洪臣、宋乃谦、张鸾等19人为理事。李洪臣任副秘书长。有会员140人。  1995年4月进行第二次换届改选。选举冯育楠为主席,张新生、崔锦、张宗泽为副主席。姚二龙任秘书长。
  协会的宗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团结全市民间文艺工作者积极开展工作,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而努力奋斗。
  协会成立后,围绕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文化遗产、民俗、民风等课题,多次召开座谈会、开办讲习班和组织采风活动,并积极扶植会员的学术研究和写作实践 。在协会的支持与帮助下 ,会员们以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为基础创作的中、长篇小说和编辑成册的民间故事集已有20多部。
  协会先后创办《天津民风》和《民风》两种内部刊物,发表会员撰写的民间故事、传说、掌故、笑话、歌谣等,不仅发掘、保存了民间文学史料,培养、锻炼了会员的写作能力,还发现许多热爱民间文学、钻研民间艺术的人才。
  协会积极参与有关民间文学艺术的社会活动。曾接受市委“七五”科研规划选题,组织会员供稿,编写出一部《天津民风民俗》(20多万字);曾与市文化局和南开区联合举办首届“天津民俗博览周”,将民间花会、服装展览、民歌演唱、故事演讲、民俗讲座等溶为一体,收到良好效果。此项活动的资料已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负责人带到国外,用于开展文化交流。
  至1995年,协会会员发展到43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