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美 术
 
  第九章 美术理论研究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美术理论研究成果 ...回目录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特别是1978年11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美术理论界空前活跃,在多方面取得成就。
  一、美术史论研究成绩显著
  此间,王振德、何延喆、郎绍君、袁宝林、苏连第等一批中年学者在老专家的传、帮、带之下,逐渐成为天津美术理论界研究群体的中坚。同在天津美术学院史论系任教的王振德、何延喆,继承老一辈美术理论家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传统,在艺术理论、中国美术史、近现代美术研究及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方面均取得不凡的成就。例如:1983年,何延喆的《唐棣》与阎立川的《论唐代绘画的时代精神》同获“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奖。1985年 ,王振德与李天庥合著的《齐白石谈艺录》获“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专著)奖 。王振德的《历代钟馗研究》、《艺术论要》分别于1988年、1995年“获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奖”。1994年,袁宝林与王宏健主编的《美术概论》出版(此书1997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
  二、年画研究有发展
  年画的研究,自美术理论家张映雪于50年代初开此先河之后,被誉为民间美术守护者、毕生从事年画艺术研究的王树村,在这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王树村曾在中央美术学院专修史论。他自50年代末从研究杨柳青年画入手,对年画的研究逐渐向深度和广度扩展,至1994年,已出版多部专著 。其中有 :《杨柳青年画资料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中国各地年画研究》( 香港出版公司·1976 )、《杨柳青墨线年画》( 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 )、《中国古代年画选(英文版)》(外文出版社·1985)、《中国美术全集(21·民间年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中国美术全集(石刻线画·民间年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中国年画百图》(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苏联藏中国年画珍品选》(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戏出年画》(台湾汉声出版有限公司·1990)、《中国民间年画史论集》(天津杨柳青画社·1991 )、《中国年画史图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中国杨柳青木版年画(一)》(天津杨柳青画社·1992)、《年画三国志( 日文版 )》(日本集英出版社·1994)。其中 ,《杨柳青年画资料集》获1960年 德国莱比锡书展银奖和1985年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研究奖”;《中国美术全集(石刻线画·民间年画)》获国家出版金奖。
  王树村以其丰硕的研究成果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有成就的民间艺术理论的奠基者。
  三、具有研究性的画家研究、画家评传陆续问世
  这方面的著作有 :王树村的《 高桐轩(年画艺人传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徐白斋( 灯画艺人传)》(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民间艺人方炳南画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何延喆的《元代山水的李郭传派》(《美术研究》·1986)、《清代仕女画家改琦生平考》(《故宫博物院院刊》·1987)、《从嘉道仕女画看清后期审美观念及画家境遇之变》(《艺术家》·1987)、《嘉庆、道光时期的仕女画》(《美术研究》·1991)、《清初四王画派研究》( 《朵云》·1993 )。王振德的《边鸾、刁光胤》(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孙克纲山水画法析览》(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夏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盛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同时,崔锦发表了清代画家研究文章《石涛津门交友考》、《吴昌硕与张孟皋—兼及津沽画派与海派的关系》、《画家无名考》。王文治的《不知疲倦的探索者—浅谈版画家马达的艺术创作道路》一文,1985年获天津市“鲁迅文艺奖”和1978—1984年“优秀文艺评论奖”。这些著作和研究文章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梳理了画家的生平经历与创作情况,论述了画家的成就,反映了当时研究的初步成果,并提供了多种绘画通史尚未涉及的有益知识和历史经验。
  四、参与完成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作为国家“六五”至“七五”计划期间艺术学科及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之一的《中国美术史》,是论述中国美术和与之相应的中华民族审美意识自发生至清末发展演变史的专著,它以时代先后为序,共12卷,约500万字,体大思精,是中国20世纪规模最大 、最有力度的多卷本中国美术史巨著。故宫博物院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雕塑家王朝闻担任总主编。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及全国艺术院校、研究单位的美术史论家100余人共同编撰 。全书历经17年全部完成。其中,天津美术史论家王振德担任《中国美术史·北宋卷》、《中国美术史·南宋卷》的编撰,何延喆担任《中国美术史·清代卷》的编撰。
  《齐白石全集》是列为国家“八五”重点出版规划的图书选题。郎绍君担任全集主编,王振德担任《齐白石全集·诗文卷》主编。该书获国家“优秀图书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另外,北京大学的重点学术项目《中国历代美学文库—画论典籍》,王振德担任主编。
  天津美术史论家参与这些重要著作的编撰,既为国家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也为天津美术史论界增添了光彩。同时,由于他们都是按断代或专题承担任务,从而促进了天津美术断代史和专史的研究。
  五、工艺美术理论研究取得进展
  曾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的苏连第 ,出版有《色彩与音响》、《中国民间艺术》、《中国大花艺术》等著作 。其中1986年出版的《色彩与音响 》在工艺美术理论界影响很大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马长山多年从事工艺美术理论研究与教学,著有《 工业美术的美学初探》、《工业美术的时代美》、《家用电器的美学分析》、《走出低谷效应的思考》等论文。其中《工业美术的时代美》中提出的“功能美”、“时代美”被《美学百科全书》、《工艺美术词典》作为专业词汇收录。《走出低谷效应的思考》获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优秀论文奖”。
  六、西方美术史研究已出成果
  在西方美术史教材方面,穆家麒编著的《西方美术史略》出版(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穆家麒作为新中国最早从事西方美术史教育的专家,他的这部著作受到世人瞩目。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郭文堉,先后出版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德加》、《劳特累克》、《米莱》、《世界美术史全集》(第五卷·中世纪·基督教美术)、《西方美术史要》、《美国现代绘画》、《古典、近代、现代西洋美术巨匠》等多部著作。曾执教于天津工艺美术设计院的袁宝林所著《跨越世纪—西方现代派艺术》、《比较美术教程》、《古典风油画》和杨霭琪的《谈印象派绘画》等均具学术价值。
  综上所述,自天津解放到改革开放后,天津美术理论界取得的种种成就,充分显示了天津美术理论界的实力。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天津的美术理论研究打下了基础,开辟了道路,也为国家的美术理论建设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