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立了刻字研究院,大大小小的刻字群体、刻字作坊到处可见 。“汉沽刻字”与“汉沽版画”两个群体,在中国刻字、版画界犹如两颗艺术之星,令人瞩目 。汉沽刻字创作群体已成为天津刻字艺术队伍中的一支劲旅 。文化部特命名天津市汉沽区为“版画刻字之乡”。
天津刻字艺术的迅速发展,是与中国书协刻字委员会的指导分不开的 。早在1987年,当时负责全国刻字创作的权希军、张源等都多次来天津并到汉沽指导创作 。1993年,中国书协将第一届全国刻字艺术展的全部作品从洛阳移至天津展出 ,从而开阔了天津刻字作者的眼界。谢云 、吕如雄、权希军、张源等中国书协刻字委员会委员还多次莅津评审作品,提高了刻字作者的创作意识 ,使天津的刻字创作更加坚定地走上现代刻字艺术创作的轨道。
至1995年,天津刻字艺术创作队伍已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可喜局面 。刻字艺术家如毕开文、赵伯光、谢学坚等不仅自己的创作成绩显著 ,他们还在培养人才、组织队伍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现任天津书协秘书长的唐云来,为扶植汉沽刻字群体的 |
图6-83 汉沽刻字作品《曲径通幽》 |
|
形成与发展,推动天津现代刻字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他还担任中国书协刻字委员会副主任职务,在发展全国刻字艺术上也做出了贡献。在天津的刻字创作队伍中,涌现出一批如张广金、邵佩英、刘硕海、刘洪洋、韩天宏等一批青年刻字艺术家。他们创作思想活跃,观念新,善于吸收姊妹艺术的营养,创作出一批书法好、形式好、书刻和装饰具佳的刻字作品,在国内、国际刻字展上显示了天津刻字的水平。
近年来,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和刻字研究会积极组织作者研究和探索当代刻字创作的特征与趋向,大胆地进行书法布局、材料选择、刻制手法的更新,努力吸收姊妹艺术的营养 ,吸收兄弟省、市、区和国际上的创作经验 ,深入发展刻字创作的美学意蕴和艺术语言,提倡出精品、出妙品、出传世之作,已经收到效果。 |
1980—1995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部分展览天津参展作者一览表(表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