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槽工艺源于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期的凿井技艺,即已出现雏形。其构造原理是将若干根经过独特技术加工成型的木条,不用钉、铆和任何粘合剂等外界条件或手段,只用榫槽自身的相互组合,组成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位都能显示出不同形状的木条榫槽工艺品。传说鲁班的祖师出师时,师傅考他的题目就是“三一工作法”。即用三根木条组合成从不同角度都能显示出不同形状的“一字形”。
天津的艺人沙英奎,其世代祖辈都从事研究和探索这种古老的工艺。沙英奎从3块木条榫槽组合开始,发展到6块、9块、40块后,又有108根木条组合的多面金字塔,用600根木条榫结的寓言故事《老鼠娶亲》(组),用3500根木条组成的《九龙壁》等。
1991年,沙英奎完成了用1200根木条23000个榫槽组成的多面金字塔。
他的榫槽工艺获国家“特种制品榫槽构造法”发明专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