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装潢美术最早见于原始社会末期陶器表面的装饰。作为经营活动则始自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当时,天津的华中印刷局(在今河北区北安桥附近)承接商品商标设计和胶版印刷,设计人员有陈嘉祥、肖向新、李应科、李丹池等。陈嘉祥设计的“恒大”、“双猫”香烟包装至今仍在沿用;肖向新设计的“万紫千红”香粉盒及一些名酒签,表现了不同的艺术特色,受到人们的喜爱。宝和美术设计公司(在今和平区小白楼音乐厅后侧)是当时从事室内装饰设计较有实力的专业公司 ,在装潢美术方面为不少名牌商品设计了商标 ,如窦宗洛设计的仁立毛纺厂“天马牌”商标、“风船牌”俄斯克酒等,仍为当今的名牌商标。
50年代,宝和美术设计公司并入天津美术设计公司 ,在装潢美术设计方面不断有新作出现 。如窦宗洛为外贸食品进出口公司设计的“长城牌”、“长青牌”食品包装,为永明漆厂设计的“灯塔牌”油漆铁筒包装,以及他设计的“鸵鸟牌”墨水、“金鸡牌”鞋油(园铁盒)、“长江牌”打字带铁盒等,至今仍在使用,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名牌商标。
60年代初期在原天津美术设计公司基础上成立的天津工艺美术设计院 ,其研究设计部门主要从事商品包装装潢设计 。他们在70年代设计的“美人蕉”系列化装品包装、“双喜”牌香皂包装、裘皮服装盒、俄斯克酒瓶、胡刷小包装等作品,在七省市联合举办的装潢设计展览中全部被评为优秀作品,名列七省市之首;为天津外贸部门设计的毛笔、蜡烛、对虾等商品的包装,使这些产品增加了光彩,提高外汇收入百分之十五;为天津果酒厂设计的“陈酿”、“嘉宾”等果酒的包装,打开了产品销路,并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80年代初,天津工艺美术设计院设计的装潢项目“俄斯克酒”标签、“美人蕉”系列化装品包装、“孔雀牌”抽纱盒,分别获得工业美术包装装潢协会、轻工业部、对外贸易部、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局颁发的优秀作品奖 。1983年该院的研究设计部被天津市经委 、市包装技术协会评为“优秀包装设计集体”,专业人员王幸被评为“优秀包装设计工作者”。
1986年,该院还先后为王朝酒开发公司、天宫葡萄酒公司、天津果酒厂设计酒类酒签150余种,大部被选用 ;为红旗酒厂设计的“小香槟”酒签,使该产品在市场打开销路。1988年,孙宝昌设计的“口子酒”系列化包装,使该酒销量猛增80万瓶,该项设计获1989年“华北长城杯”产品包装设计银奖;同时,王宝光、吕延成设计的“ 武陵酒 ”包装获产品包装设计奖、中国装潢协会1989年优秀包装展览会银奖;祁金英设计的“德和老酒”获三等奖;赵幼华设计的“起士林巧克力”系列包装同获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