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美 术
 
  第二章 绘  画
 
 
                       第六节 天津画院 ...回目录 
  天津画院是天津市美术系统集创作、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美术工作机构,编制30人,隶属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为副局级单位。
  画院的办院方针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团结老画家,培养年轻画家,组织画家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美术作品,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天津市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画院自1979年11月开始筹建,1985年6月宣告成立。院址在天津市和平区新华路23号(市文联大楼内)。
  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有院长、副院长、院长助理共4人,林浦任院长兼党组书记,邓家驹任副院长、党组成员,郭金标为党组成员。1988年林浦离休后,白金任院长、党组书记,主持全面工作;邓家驹任副院长,负责业务工作。
  画院设有中国画、油画、版画、漆画、年画、连环画6个画种和雕塑。有专业人员27名。其中,一级美术师16名,一级作家1名,二级美术师4名。其中享受国务院津贴者8名。
  画院自1990年起试行院外画家聘任制。天津画界有影响的王学仲、孙其峰、溥佐、肖朗、王颂余、赵松涛、穆仲芹、梁琦、刘止庸、范曾等为院外特聘画家,他们中大多为美术院校教授。后来又聘请王学仲、张世范,曹德兆为艺术顾问。
图6-52 国画《英风万里》 作者 林浦 图6-53 国画《国色天香》 作者 穆仲芹
  画院自着手筹建不久,就开始组织创作与研究活动。曾组织画家以讴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鲜事物和建设成就为主题进行创作实践,产生不少优秀作品。
  1982—1994年天津画院画家美术作品参展、出版、献礼及获奖情况一览表(表6-4)
  画院自1984—1995年先后举办5次画展,共展出画院画家的美术作品400多件,颇受社会各界瞩目。1995年10月举办的第五届画展,展出的作品中佳作迭出,参观者赞誉不绝,应观众要求,展期从一周延至半个月。
  天津画院五届画展情况简表(表6-5)
图6-54 书法 作者 范曾 图6-55 国画《松鹤图》 作者 爱新觉罗·溥佐
  画院的画家们勇于开拓和探索,不断创新绘画技艺和提高理论水平。老画家孙克纲在“知天命”之年着力变法,在大写意山水画创作上确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漆画家黄维中、王振锁经过多年探索,创作出铝板漆画,独树一帜;女画家白逸如退休后致力于木刻藏书票的创作,多次在国际上获奖;国画家张德育、张希玲西域之行后,创作有新的开拓;一级作家白金对美术理论、书画家道德修养的研究取得成果;油画家邓家驹有关油画民族化的探讨、国画家邓柯对江南彩墨风景画的创作、版画家吴燃对版画的创新、国画家赵泮滨对小写意山水画的追求等,均取得成果。
  自1982年以来,随着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多,画院有上千件作品参加国内、国际美展,其中有40余幅作品在天津市及全国各类美展中获奖。这期间,画院的画家们配合国家对外文化交流,多次出国访问、进修和与国外同行交流。还相继在欧美、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举办多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展览,数十件作品被世界各地博物馆收藏。
  画院于1989年4月成立美术培训学校,戴月江任校长,招收40名学生,由老画家孙克纲等授课,培训美术人才。1993年,为外籍人士(主要是外交官和外商的夫人)开办中国画学习班,满足他们学习中国绘画艺术的愿望。
  1995年,画院组织“延安行”、“南湖寻踪”、“九顶山探新”等采风活动。其间,还先后组织画家到冀鲁豫、皖川粤、陕甘新、黑吉辽等地区深入生活。有的画家远涉重洋,到国外去开阔创作视野,都达到了预期目的。
图6-56 国画《苍鹰图》
作者 梁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