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美术历史悠久。早在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时期,即有绘画和彩陶出现。夏末至商周时期(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出现了彩绘和浮雕刻绘艺术。汉代出现了国画名人。之后唐代、宋代都有名家出现。明、清时期,天津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剧增,商贾云集,先后出现一批幽雅的园林,成为文人墨客雅聚和吟诗作画的场所;同时出现一批很有成就的画家。这期间,以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和魏记风筝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品相继出现,并以其各自精湛的艺术特色被誉为天津美术艺苑的“三绝”。随后,天津出现了艺术摄影照片。清光绪年间,直隶工艺总局设立工艺学堂和实习工厂,教授国画、刺绣、提花等科目,成为批量生产工艺美术品的开端。这时,漫画、油画相继在天津出现。
自清咸丰十年(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世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华 ,天津被迫开埠通商,设立租界。自此西方文化传入天津,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天津美术发展的特殊历史背景。当时,天津的绘画、雕塑、民间美术、商业美术多融汇中外艺术的优长,使之既有京派官方美术影响的烙印,又有滨海商埠文化的特征,且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民族情趣。
这几百年间,天津美术的发展,始终贯穿着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反抗外来侵略、促进社会进步的主线。仅以杨柳青年画为例,像《三国志》、 |
《水浒传》的故事,清同治九年( 1870 )发生的“天津教案”、光绪十一年(1885)的中法战争等,都作为重要题材创作出版了年画。清末(1895)维新运动失败后,列强加快侵华步伐 ,激起爱国志士的奋起 ,许多美术家兴办美术教育,组建美术社团,用以开启民智,培养民众的爱国思想和自强情志。当时,教育家严修、张伯苓创办的南开学校,设科教授美术,还成立美术研究会。此后,林兆翰于1925年创立天津广智馆;1926年,刘芷清组织南宗山水画传习社;陆莘农继1923年组织遽庐画会之后,于1929年建立城西画会;1930年,严智开建立天津美术馆;1931年,刘子久、陈少梅组织天津国画研究会;同年,湖社画会天津分会成立,陈少梅主持工作 ;1932年,版画家杨袁等8人创立津京版画会。这些美术组织的成立及其开展的活动,对天津美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天津的美术活动十分活跃,学 |
 |
图:6-1林兆翰创立的天津广智馆 |
习和欣赏美术的人群日益增多,出现不少美术研究与教学机构。如:国画传习社(1931)、西画研究班(1931)、美术学校(1931)、中西美术会(1932)、美术馆国画研究班( 1934 )、美术馆西画研究班(1935)、美术研究所( 1935 )、美术速成学校( 1936 )、女子国画研究所 |
 |
(1936)、漫画协会(1937)、尊古书画社(1940)、美术学园(1948)等。这些美术机构都公开招生,吸收大量美术爱好者参加学习与创作活动。其间 |
图6-2 城西画会会员合影 |
|
名目繁多的展览活动频频举办。如:国画展、西画展、洋画工艺展、历代名画展、名人书法展、唐宋元明清名人书画展、现代名书画家作品展、名家墨迹展、古今书画展、古今扇画展 、图案书画美术展、文献书画展、东洋画展 、俄画家画展、漫画展、商业美术广告展、中小学工艺美术 |
展、儿童绘画展等等。粗略统计,1931—1937年,天津共举办展览70多次。40年代,仅1946—1948年3年举办展览40多次 。其中,除类似30年代一些名目的展览以外,还有“战地画展 ”、“ 国防科学美术展”、“水灾画展”等。个人展将近半数,办展人有胡彦、李苦禅、辛莲子、王隶华、周怀民、浅鼎、李太康、邱玉冥、张元珍 、岳子腴 、魏寿崧、初晓东、张剑锷、刘 |
 |
图6-3 严智开创办的天津美术馆在中山公园成立 |
|
小鹏、慕凌飞等。来津办展的外地美术机构有北平美术学院、杭州西泠书画社、湖社画会等。当时,天津出版的《大公报》、《益世报》等都及时报道美术动态,还发表对美展作品进行点评和介绍美术名家的文章。但是由于当时社会政治腐败,战乱连年,人才外流,美术事业发展缓慢。
1949年天津解放后,在军管会文教部文艺处的组织领导下 ,一批老解放区的美术工作者进入天津 ,组成美术工作队,团结时在天津的美术家,开展美术宣传、创作活动,并于1950年成立了天津美术工作者协会 。天津市文化事业管理局于1950年3月建立后,设有美术科,在美术理论家、版画家张映雪主持下加强对美术事业的建设与管理 ;1953年5月成立美术工作室,出版《天津画报》(月刊),同年组建国画研究会;1954年建立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55年成立杨柳青年画合作社;1956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以下简称“市美协”)成立。其后,中国画研究会、版面研究会、工艺美术研究会、漫画学会、年画研究会相继成立。1958年成立天津杨柳青画社;1959年成立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这些美术单位的相继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天津美术事业的发展。
这期间,原华北大学文学艺术部(华大三部)、中央美术学院及其附中、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 浙江美院 )等国内知名的美术院校毕业生,先后有数百人分配来津,充实了天津的美术创作与教学队伍。1959年,以河北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为基础,组建了河北美术学院(至1980年改为天津美术学院),这是天津第一座高等美术学府。1960年,在原天津美术设计公司的基础上筹建天津工艺美术学院,1962年改名为天津市工 |
艺美术设计院,设研究设计部、美术创作室,附设天津工艺美术学校,成为全国第一所集教学、设计、实习于一体的综合性工艺美术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