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建立的专业舞蹈团体,既注重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节庆演出和营业性演出,也积极参加比赛演出和慰问演出;既演出民族民间舞蹈节目 ,也学演国外的舞蹈节目; 还曾在舞蹈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
1950年1月,为庆祝天津解放一周年,华北群众剧社舞蹈组与天津师范学院学生会联合在中国大戏院举办解放后首次舞蹈专场演出。演出由著名诗人鲁藜主持 。演出的节目有 《庆祝解放》、《鄂伦春舞》、《绣金匾》、《春游》、《矿工舞》、《架子裸》、《马车夫之舞》、《黑人踢踏舞》、《笛子舞》、《呼斯乐》、《手巾舞》等 。演出在天津文艺界及群众中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1951年5月 ,全国举办五大行政区舞蹈会演 。天津的《码头工人舞》被评为优秀节目,并被选调到怀仁堂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 |

图5-12 天津歌舞团演出舞蹈《跑驴》 |
1953年10—12月,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剧团一行40余人,参加第三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第六分团 ,到朝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和朝鲜民众进行慰问演出。演出的节目有 《跑驴》、《狮子舞》、《采茶灯》、《新疆好》、《小马车舞》、《蒙古舞》、《红绸舞》、《打金钱》、《打秋千》等。
1956年4月,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剧团赴山东烟台、青岛、济南等地,首次实行售票巡回演出。演出的节目有《跑驴》、《花狸虎》、《狮子舞》、《红莓花》、《天鹅舞》、《打熊》、《下乡访问舞》、《欢乐舞》等。
1956年10月至1957年1月,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参加中央慰问团,赴康藏地区的康定、八美、道孚、炉霍、甘孜、德格等地慰问解放军和少数民族。演出的节目有《牧人舞》、《锔缸》、《小马 车舞》、《新疆舞》、《红绸舞》等。
1965年8月,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20周年,天津人民歌舞剧院集中歌剧团、歌舞团和乐团全力以赴,创作、演出了《抗日凯歌》大歌舞。其中容纳30多首歌曲、20余个舞蹈,显示了音乐舞蹈的革命化、民族化的创作成就。
1979年12月至1988年1月,天津歌舞剧院参加天津市文化局赴老山前线慰问团进行慰问演出。共演出20余场,舞蹈节目有《老山情》、《青春的火焰》、《红烛》、《追鱼》、《鸽子》、《小小水兵》、 《吉赛尔》(片断)和“迪斯科”、“恰恰舞”、“伦巴舞”等。
1987年至1994年,市文化局、市舞蹈家协会 、《今晚报》社联合举办5届大型芭蕾舞演出活 动——“芭蕾之春” 。 其中天津歌舞团演出了《天鹅湖》、《红色娘子军》等舞剧片断,向天津观众展示了芭蕾技艺。
1994年5月,天津歌舞剧院参加福建莆田“’94妈祖文化旅游节”演出了大型乐舞《妈祖》 。5月应中宣部之邀进京演出此剧,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