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音乐理论研究组织进行的音乐理论研究活动,是音乐理论研究的基本方面。由群众文化部门与其它有关部门及与兄弟省市的文化、音乐部门或音乐杂志共同组织特定专题的理论与学术研究,是另一种研究形式,这种形式使研究人员开阔了视野和思路,收到了更好的效果。例如:
一、1985年 ,天津市音乐家协会结合编辑《中国民间音乐歌曲集成·天津卷》的编辑工作 ,召开音乐理论座谈会,市音协秘书长刘永海主持。座谈会就如何收集、整理民间歌曲、乐曲,如何认识民间音乐等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天津四郊、五县文化部门专职音乐干部和作曲家郭忠萍、石瑞生、胡音声、张宝春等15人参加。
二、1987年6月16—20日,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在蓟县盘山艺校举行音乐理论研讨、交流座谈会,孟昭华、郭兆胜主持 。来自河北省、江苏省的赵学勇 、张维善、谢宗良,天津市的王巍(音协)、向方(音乐学院)、谷世乐(电台)、李哲明(文联)、金韶(群艺馆)、石瑞生( 宁河)、胡音声(南郊)、翟永勤(西郊)等共20余人参加。会上宣读19篇论文。其中天津有胡音声的《艺术歌曲的发展趋势》、郭兆胜的《通俗歌曲的商品属性》、王巍的《论歌曲的社会价值》等共16篇。
三、1988年8月22—26日,市群众艺术馆《天津歌声》编辑部在蓟县盘山艺校举行音乐理论交流会 ,由郭兆胜主持。参加会议的天津市音乐工作者26人。会上宣读8篇论文,有石瑞生的《技法与热情》、郭兆胜的《民族音乐的通与统》等。
四、1991年4月下旬,天津、南京两地的群文音乐干部共18人在南京举行声乐艺术交流活动。会上宣读12篇论文 ,其中有天津杨春发的《声音的表现力》、王恩立的《通俗唱法的科学性》等7篇。
五、1991年10月,《天津歌声》、《音乐生活》、《音乐天地》、《青年歌声》及河北省群艺馆、保定市文化局联合在保定召开“社会主义音乐”理论研讨会。会上共提交论文26篇,宣读8篇,其中有天津2篇:郭兆胜的《社会主义音乐的界定》、胡音声的“主旋律音乐分析”。经评定,郭兆胜的《社会主义音乐的界定》一文获优秀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