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群众业余音乐人才培养工作,在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影响和带动下,不断发展。其中,既有文化部门、文化场所和音乐教育机构等面向社会各阶层的音乐爱好者开办的多种音乐知识业余班,也有专业音乐工作者和音乐名家自办的专项音乐技艺班。这些班次适应了群众业余音乐爱好者求知、学艺的需要,已成为培养音乐人才的简便易行的教育机制。
一、工人业余艺术学校 建于1952年8月,由市文化局、市总工会联合举办。设有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教学班。其中音乐班分为甲、乙两班,甲班为作曲理论班,乙班为基本乐理和声乐班。第一期班主任是高鲁生。该校曾聘请中央音乐学院李井然、李艺之、陈二才、周美玉等教师担任教师。此后各期音乐班主任由王致远、黄敬贤、萧潇等担任,开设乐理、作曲、声乐、指挥、手风琴、二胡等班。手风琴班曾聘请天津市音工室商晓野任教。该校自1952年至1956年共培养作曲 、歌唱、指挥、乐器演奏人才300余名。他(她)们毕业后都成为开展基层群众业余音乐活动的骨干和辅导老师,有的成为专业音乐工作者。
1956年4月该校划归天津市群众艺术馆,更名为“天津业余艺术学院”。师资除由群艺馆的音乐干部黄敬贤 、王致远、商晓野等担任外,还聘请在津的一些音乐家讲课。例如:作曲班曾聘请中央音乐学院的汪毓和主讲西洋音乐,王树主讲民族民间音乐,张筠青、李艺之主讲作曲理论等;请天津的作曲家王莘、张鲁等讲个人的音乐创作体会和经验;请曲艺家骆玉笙讲曲艺演唱的风格和技巧;请天津音乐学院的董兼济、天津歌舞剧院的韩孟震等主讲作曲课等。
到1962年,该校(院)10年来共培养各类文艺学员6000余人,其中音乐学员1000余名。这些经过专业音乐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业余音乐人才,分布在天津市广大基层单位,对开展基层群众音乐活动发挥了骨干作用。有不少人被输送到专业音乐院团深造后,成为专业音乐工作者,有的成为专家、名家。
二、天津市第一工人文化宫、第二工人文化宫、青年宫、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各区县文化馆、少年宫 分别自50年代至 80年代相继开办群众业余音乐、电子琴等器乐培训班。全市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音乐爱好者接受各种音乐技能的培训。
三、天津音乐学院 自80年代起开办多种形式的业余音乐班,如作曲班、乐理班 、和声班等从这些班毕业的学生有不少已成为基层音乐活动的骨干力量。
四、通俗唱法学习班 天津市群众艺术馆音乐干部王恩立于1983年开办,10年来培训上百名业余歌手 。首期学员李德林曾在1984年天津歌手大赛中获通俗唱法第一名。学员金继红曾获“十佳歌星”一等奖和1986年“神剑杯”声乐大赛一等奖。有多名学员被输送到专业音乐团体。其中有寇胜明(入中国电影乐团)、张宝华(入天津广播电视艺术团)、张宝礼(入天津轻音乐团)等。
五、中国音乐家协会天津分会 于1987年开办“海贝音乐专科学校”(业余性质)。其所设两个分校均设有电子琴 、钢琴、小提琴 、二胡、琵琶、黑管、长笛、电子琴、少年作曲班等,已培养出160多名学员,有些学员在天津市、全国音乐比赛中获奖。
六、天津群众艺术馆 于 1988 年暑期成立天津少儿艺术学校 。音乐方面设钢琴 、手风琴、电子琴、声乐、乐理班。开办3年多来共培训200多名少年儿童学员。
七、志伟吉它学校(民办性质) 天津吉它演奏家李质伟于1988年创办 4 年间开办古典吉它、夏威夷吉它 、电倍司等高、中 、低班多期,培养数百名吉它手,有些学员在多种吉它演唱比赛中获奖。
八、天津音乐学院业余部 从1991年6月与日本雅马哈乐器公司合办电子琴音乐培训班 ,还开设美声 、民族 、通俗三种唱法的声乐学习班,少儿合唱学习班,二胡、扬琴和电吉它、电贝司、长号、萨克管、架子鼓等培训班。学员是来自全市基层单位的音乐爱好者。至1995年,已培训400多名学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