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杂技艺人的培养均采用传宗接代和拜师学艺的传统方式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仍沿用这种方法。但由于杂技事业发展迅速,这种旧模式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50年代末,天津市杂技团开始采取自办进修班的方式培养学员。70年代,杂技学员的培养,由市教育主管部门纳入中等专业学校系列。80年代,市文化局将杂技学员的培养纳入所属培养各类文化艺术人才的“艺术学校”。随着办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和教学机制的不断加强,教学内容日益完善规范,师资力量不断充实,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有力地保证并促进了天津杂技艺术事业的发展。
一、师带徒
50年代初,各杂技团体均沿用传统的子承父业和以师带徒的办法培养演员。一些个体杂技艺人也以这种方式培养接班人。其中,嫡传子弟成才的事例也不少。如天津市杂技团既能表演高空节目,又精通多项地面杂技,并已成为国家一级演员的王少杰,就是其父辈王永庆、陈兰英夫妇培养的结果。但这种方法面对杂技事业迅速发展的客观需要,已不能适应。
二、团办班
50年代后期,天津的杂技事业出现了发展势头,需要壮大专业队伍。在当时尚无培养杂技专业机构的情况下,杂技团采取自行办班的办法培训学员,以适应杂技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1960年春,天津市文化局受河北省文化局委托主办全省杂技会演结束后,天津市杂技团从沧州、保定、唐山等几个地区参加会演的马戏、杂技团挑选出36名青少年演学员及部分教师,开办了演员进修班。教学内容,起初侧重杂技基本功——腰、腿、跟头、顶的训练;随后增加了表演和形体训练,强化了艺术素质教育,并配备了文化课专职教员 ,改变了单纯追求专业技巧的训练模式 。同时,坚持边学习边参加演出实践,使学员的专业技艺和文化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所有学员在毕业之前就已成为上演节目的骨干力量。如:参加天津市杂技团马戏队演出的张连江、陈进生的“口技”,杨福荣等人的“扛竿”,马云光的“车技”和王喜义、靳兰祥的“滑稽”等;参加市杂技团舞台杂技二队演出的金玉琴等人的“女子集体车技”,金玉荣、张秀珍的“倒下十层” ,王桂花的“椅子顶” ,范丽、李桂英的“双人钢丝”,王文珍的“蹬技”,王三喜、王菊花等的“小武术”等。
(二)1971年2月,天津市杂技团举办的第二期学员班,从天津及河北省吴桥县招收学员22名(男15,女7)。从该班起,市教育主管部门将其纳入中等专业学校范围。强化办学宗旨;学制改为5年 ;教学内容在原有杂技基本功、文化课、表演和形体课的基础上 ,增加了音乐、舞蹈课;要求学员成为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演员。学员毕业,由市第二教育局颁发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书。这期的学员均取得了好成绩。例如:女学员路素卿毕业前就能表演“剑舞”、“定车”,她还是“花盘”、“车技”的主力和唯一被选为参加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率领的艺术团的杂技演员 。学员韩恩春、张彦森参加1987年全国第二届杂技大赛表演的“双扛竿”获铜奖后,1989年1月被中央文化部派往法国参加第12届国际“明日杂技艺术节”演出获银奖。他们还应美国最大的马戏团——玲玲马戏团之邀赴美与该团联合演出4个月。
1972—1980年,天津市杂技团先后举办3期学员训练班,分别招收学员30名(第三期)、18名(第四期)和27名(第五期)。这些学员经过5年的学习,均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例如:第3期学员国庆丽、赵福忠成功地继承天津风格的“走钢丝”,并有所发展。他们在转体360°大坐和双人对行钢丝让路等一系列高难度技巧的同时,创演了钢丝上的“一”字大跳岔和展体后空翻,成为杂技史上的一项创举。他们在1984年首届全国杂技大赛上获得铜奖 。在1987年第二届全国杂技大赛上以新创作的团身双周后空翻再次获得铜奖 。这两名学员曾先后随团到日本、法国、德国、美国、韩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演出。他们的“走钢丝”节目还应邀参加电影《杂技女杰》和《飞燕曲》的拍摄。国庆丽和另一伙伴刘军合演的“空中技巧”在国内外多次获奖 。1981年国庆丽被全国杂技家协会选为理事 。1986年当选天津市杂技家协会副主席,还被选为天津市青联委员,三次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两次被授予“八五”立功奖章。她是我国杂技界最高荣誉奖——“百戏奖”最年轻的得主。同是这一期学员的章跃江、孙士奎、吴军和插班的蓝德继等人表演的“皮条”,给传统古老的节目赋予了新意,使其大放异彩,为天津市争得了荣誉。1987年这个节目参加第二届全国杂技大赛获银奖,1988年参加在摩那哥举办的第13届蒙特卡洛世界杂技比赛获“银小丑奖”和“世界发展马戏协会奖”。还应美国玲玲马戏团邀请先后两次赴美进行为期近一年的联合演出。
(三)1984年举办的第六期学员训练班,招收学员26名(男8名,女18名)。自该班起 ,训练班改为隶属市文化局所属天津市艺术学校,学制改为8年。教学内容沿用多年来逐渐充实完善的专业课、文化课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内容;教学工作、师资配备、学员生活管理等仍由市杂技团负责。学员毕业,由艺校颁发具有中等艺术专业资格的毕业证书。
1990年举办第七期学员训练班,招收34名学员(男18名,女16名);1992年补招学员8名(男5名,女3名);1993年再补招学员1名,全班学员增至43名(男23名,女20名)。这些学员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表演实践 ,都取得了好成绩 。如:孙卿卿、田培培和刘扬表演的“三人滚杯”,1994年参加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演出获银奖,1995年参加第四届全国杂技比赛获金奖,同年参加比利时第八届图尔奈“希望之路”国际杂技比赛获银奖和“比利时皇家杂技特别奖” 。张婷表演的“单手倒立”,1995年9月参加第四届全国杂技比赛获金奖 ;1996年1月参加巴黎第19届法国“世界明日杂技艺术节”暨第10届法国“未来杂技艺术节”获金奖和 “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 ,实现了天津杂技在世界重大赛场上金奖零的突破,为天津也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