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杂 技
 
  第三章 杂技演出活动
 
 
                       第二节 汇演、展演 ...回目录 
  天津解放后,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多次组织大型杂技汇演,进行艺术交流,表彰先进,促进杂技事业的繁荣发展。
  1957年7月,天津市文化局举办天津市首届曲艺杂技汇演 。天津市曲艺团、天津广播曲艺团、中华马戏团、中华技艺团和全市民间杂技、魔术团体的150多名从业艺人参加演出。7天共演出杂技节目100多个 。中华马戏团的“高空节目”、“马术表演”、“重蹬技”,中华技艺团陈兰英的“弹簧钢丝”、“双人顶碗”,荣景安的“单杠”等节目受到好评。汇演结束后,陈兰英的“钢丝”,陈兰英、王少杰的“双人顶碗”作为杂技中的优秀节目与曲艺优秀节目组成进京汇报演出团,在何迟率领下,赴京向中央领导作汇报演出。
  1960年4月,天津市文化局受河北省文化局委托,在静海县举办全省杂技、马戏汇演,有20多个杂技、马戏团的近1000名演员参加 。天津市人民马戏团、天津市杂技团均以整台节目参加演出。汇演结束后,将一些优秀节目调到市内,以天津市人民马戏团在新华路体育场内搭起的马戏大篷为场地,向省市领导及各界代表作汇报演出。
  1960年10月,天津市举办首届魔术汇演 。天津市杂技团,天津广播曲艺团(含杂技),和平区、红桥区杂技魔术团 ,以及个体魔术演员共100余人参加演出 。演出的节目有北派魔术代表陈亚南、陈亚华的大型魔术“玻璃箱献美”、“箱囊换人”,韦汉声、陈鸿章的系列魔术“百花齐放”等;南派魔术代表曾国珍的巨型魔术“神秘的大花轿”,张美娟的“束手自由”等;于德海、冯枢田的古彩戏法“变夹竹桃”,马国良、王殿英的古彩戏法,孙杰的“钓鱼”,曹企的“保险柜”,刘鸿恩、任淑英的“抢托活”;鲁飞、郭新民的滑稽魔术;李来福、刘兰亭等人的民间小戏法等。
  1988年11月,天津市文化局、《今晚报》社、天津市杂技家协会联合举办天津市魔术展览演出。集中全市著名的老魔术家、中青年优秀演员及业余魔术的佼佼者共50余人 ,演出5台专场(包括一台业余魔术专场),共演出大中小型魔术、民间戏法、古彩戏法和滑稽魔术30多个节目。主要有:
   南派魔术曾国珍、张美娟表演的“双人水晶箱”、“广播台遁人”、“大魔方”等。
   北派魔术陈鸿章、韦汉声、郭瑛表演的“苗子球”、“扑克牌缩小”、“钓鱼”、“箱囊换人”等。
   王殿英、邵树森、马国良、王少杰表演的古彩戏法、民间戏法等。
   业余演员朱喜清、宋志强、赵兰、王学思、王向梅等表演的古彩戏法、民间戏法和魔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