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的不同历史时期,天津都有本地和来自外地的杂技艺人自行结合组成的表演团体,以及走乡串镇的家族班和大车班。他们在天津,也到外埠,甚至远渡重洋到海外,卖艺谋生。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 ,杂技艺术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扶植 ,民间职业杂技表演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来自民间杂技班社的艺人,友好相约或师徒为伴组成规模不一的新型表演团体,在天津的游乐场、杂耍园子和小型剧场赶场演出,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到50年代中后期,市属及一些区属杂技表演团队相继建立后,扩大了杂技的演出市场,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杂技团队被撤销或合并。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杂技事业得以复苏。到80年代后期,由于演出市场不景气等因素的影响,区属杂技表演团体已相继撤销,只有天津市杂技团在坚守阵地和承接着多项演出任务。 |